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经营单位是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的基础和落脚点,森林监测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对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获取森林状况和经营活动所产生影响的第一手资料,评价其现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控制森林经营活动,使之按照预定轨迹发展,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之一。但目前对森林监测的研究与评价,在范围上偏向于大尺度的国家级、区域级监测,在监测内容上主要以资源监测为主、辅以有限的生态状况监测。虽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开展了森林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研究,但缺乏具体实证研究,因为具体指标的量化及评价方法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控制论原理的指导下,对构建森林经营单位级的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针对中国东北林区实际提出了森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适用于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综合监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建立了涵盖监测与评价指标、实施方法的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选取穆棱林业局开展实证研究,对该局森林可持续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现包括:第一,本研究构建了森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和目标为基础,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首次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适用于我国东北林区的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在内容上涵盖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的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二,对东北地区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管理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森林经营活动影响矩阵,明确了应重点进行监测和评价的领域。并针对所建立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广泛获取了专家咨询意见,最终确定了监测评价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权重。该指标体系包含森林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层,一级评价指标层(10个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层(24个指标)、监测指标层(36个指标类),共四个层次,以确保能够实现全面而综合的监测;第三,提出了森林综合监测的实施方法与评价方法。实施方法包括各监测指标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监测点设计及监测保障部门的安排。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介绍、评价参照值的选取以及各级评价指标值的计算;第四,选取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开展实证研究,对所建立的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运用与测试。在此过程中,对穆棱林业局的森林监测与评价现状,以及其经营实践进行分析,建立了穆棱林业局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并利用穆棱森林经营2000-2010年经理期内的综合监测数据和部分现实评价数据进行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数值为0.775,其中森林资源指数值0.839,环境评价指数0.714,社会评价指数0.733,经济评价指数0.820。这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值大于或等于1相比,已经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穆棱林业局的森林经营已经趋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但暂时还未完全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显示,建立的森林经营单位级的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森林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并应用于森林经营单位。具体表现为:所选取的监测与评价指标,能够反映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以及所造成的影响;所提出的实施方法,能够贴合森林经营单位的生产实践,经过整合,融入森林经营单位已经开展的监测与评价活动中;所提出的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森林经营单位经营水平的评价,监测和评价结果可以给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和决策的依据,帮助提高和改进其森林经营措施。此体系能够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在森林经营单位开展和推广,以促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该森林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既基于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又是一个涵盖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监测体系,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