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合作的日益频繁,使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与沟通,不同的文化在不断地进行相互影响与碰撞。幽默作为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一支特殊分流,常可以被使用于调节气氛,缓解尴尬。在文化间的交流当中,幽默对象的恰当适用不仅能够顺利地指导着交际的进行,更可以促进双方未来的良性发展。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幽默的对象在不同文化之中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是受到对于幽默客体社会地位的不同文化认识所限制的。有时,一方会错误地在另一方看来不恰当的对象上开无趣且令人反感的玩笑,这体现出了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幽默的不和谐。因此,我们更需进行对文化交流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促进对于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能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与隔阂。 由于幽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并且在语言学方面,太多人将其研究致力于语用学范畴,却不常研究幽默的文化特性,或使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去研究和解释幽默现象及其成因。因此,这一课题研究便显得更加有意义,可以很好地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本文以英汉情景剧中的幽默对象的社会地位为研究对象,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的权力距离理论为切入点,对比研究英语和汉语当中幽默对象的社会地位差异问题,及导致此现象的文化因素。本文使用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这一研究理论,将社会地位大致分为“上级组”“平级和下级组”两个组别,试分析英汉两种文化中是否会出现由于幽默对象的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导致组别分布频率的差异。通过从英汉情景剧和电影中各收集的100处幽默现象,经过筛选统计,得出在英语情景剧当中,幽默对象分布于“上级组”的数量平均为28处,而汉语情景剧当中,幽默的对象属于“上级组”仅有6处。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数据调查显示,其所调查的53个国家中平均权力距离的指数为57,高于此指数的便为高权力距离国家,如指数为80的中国;低于该指数的为低权力距离国家,如美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40,英国为35,其平均值为37.5。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的分布概率与霍夫斯泰德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所得结果大体一致。由此能够证明霍夫斯泰德结论的正确性,并总结出英汉文化在幽默对象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即中国作为一种高权力距离文化国家,上下级关系被人们所看重,因此在选择幽默对象上,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平等或更低的人群;然而英国和美国作为低权力距离文化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更受到推崇,因此对于将社会地位高的人作为幽默对象也是常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