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构与基层实践——以山东省R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过程,也是国家建构演进的过程。新型农村社区的提出与建设,是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的计划性变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表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包含了乡村社会服务职能的创新,也包含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嬗变。但在现实情境中,国家建构的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国家建构目标与政策落实之间的张力。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比较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之间的差别,从而有助于国家建构的调试,并对新型社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的推进提供可借鉴经验。  由于R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适中所具备的代表性,被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设过程具有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后,R市在社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正是这种体现了地域特色的建设实践,让国家建构的目标与价值导向有了现实体现。其建设过程为国家顶层设计的调试提供参考,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优化提供方向。  本项研究从国家建构的视角,运用社会变迁理论,审视新型农村社区这一社会变革的政治逻辑,探究新型农村社区在基层实践中的建设、发展模式,并与国家建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引出问题的缘起、研究价值、概述当前研究现状,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国家建构理论、社会变迁理论;第三部分从国家建构层面入手,讲述国家建构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内容和途径;第四部分基于实际案例的调研情况,对于R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第五部分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国家建构与基层实践之间的对比,分析基层建设与国家建构的重合与偏离,并探究两者产生偏离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下一步走向提出意见与建议。
其他文献
在新的国际议程中,中国在各个方面已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参与者,世界在注视着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显然希望扮演一个主动和具有影响力的角色。这使到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在
近年,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的迅速发展,关于“三农”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也大量出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央有11个1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问题上,可见三农问题在推进我国现代
一直以来,石油被视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石油资源在世界上有些地区尤其丰富,但是其开采与提炼的代价昂贵且并非容易。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而言,如何保证这一发展中的关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