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再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卵管慢性阻塞性炎症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症的1/3。输卵管再通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少、再通率高等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有临床研究报道,介入再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输卵管阻塞性炎症可以取得更好的抗炎及抗粘连效果,但笔者尚未发现相关基础研究。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对介入再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   目的:探索制作输卵管慢性炎性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以健康育龄期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在DSA引导下经介入途径插管至输卵管,将“混合菌”经导管注入输卵管,制作输卵管慢性炎症动物模型,通过肉眼、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炎症形成情况。结果:造模15天后,模型组新西兰大白兔输卵管呈慢性阻塞性炎症改变。结论:经导管介入途径注入“混合菌”可成功制作新西兰大白兔输卵管慢性炎性阻塞的动物模型。   实验二: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对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输卵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索臭氧用于治疗输卵管疾病的安全浓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E共5组,其中A~D组各组6只,E组4只,作为对照组,分别向A~D组兔一侧输卵管各注入浓度为10mg/ml、30mg/ml、50mg/ml、80mg/ml医用臭氧20ml,E组兔输卵管则注入20ml空气,注入臭氧后1周、2周、3周、4周分别抽取一只兔解剖探查并观察其光镜改变,其中各组注入气体后2周另取标本送电镜检查。结果:10mg/ml臭氧对输卵管组织结构无影响;30mg/ml臭氧可使输卵管注射后1-2周发生轻度病理改变,2-3周恢复正常;50mg/ml臭氧可使输卵管注射后1-2周发生轻至中度病理改变,3周基本恢复正常;80mg/ml臭氧可使输卵管发生中度偏上病理改变,且注射后4周后仍未见恢复。结论:输卵管内注射臭氧治疗其安全浓度不宜超过50mg/ml,为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实验三: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介入再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子宫输卵管插管介入途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慢性炎性阻塞动物模型,将模型动物分为30mg/ml臭氧治疗组(A组)、40mg/ml臭氧治疗组(B组)、常规介入治疗组(C组)及模型对照组(D组),同时以正常兔做空白对照组(E组)。C组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中常规注入消炎药(庆大霉素、灭滴灵、地塞米松);A组及B组在注入消炎药后再经导管分别注入30mg/ml及 40mg/ml臭氧20ml;D组及E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观察各组兔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在输卵管炎症改善程度方面,A、B、C组与D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A、B组与C组比较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mg/ml臭氧及40mg/ml臭氧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输卵管慢性阻塞性炎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牙周病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破坏性疾病。由于牙周病致病机制复杂,此病的治疗现状一直不甚理想。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牙周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的生物特性和发生,发育的规律,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体外扩增的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恶性转化。方法:我们研究
目的评估显微喉镜下经甲状软骨板自体脂肪声带注射术治疗声带沟的嗓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理性声带沟患者共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