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鲁伦河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而且是一条连接中蒙的友谊河流。为了能够对克鲁伦河滨岸带这条重要的生态交互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对克鲁伦河滨岸带土壤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文中对克鲁伦河设置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并选择了As、Zn、Cd、Cr、Cu、Ni、Pb七种重金属作为分析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进行解析,利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重金属迁移系数法、SQG-Q法和RAC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风险评估,并研究了重金属的迁移能力。通过以上研究,丰富了该区域滨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内容,为克鲁伦河滨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控治理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1)基于背景值、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可知:克鲁伦河滨岸带土壤重金属As、Cd、Pb、Zn、Cu和Ni含量均严重超标,为背景值的2.07~117.71倍;As、Cd和Zn三种重金属均处于极严重污染水平,Pb为中等污染,Cu和Ni为轻度-中等污染,Cr无污染,污染强度排序为Cd>As>Zn>Pb>Cu>Ni>Cr;由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0个取样点位均处于极高风险等级;由风险贡献率可知,Cd和As应该为该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优先控制对象。 (2)10个点重金属SQG-Q均大于1,表明克鲁伦河滨岸带区域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并对环境具有极高的潜在不利生物毒性效应。克尔伦苏木镇污染最为严重,主要受工农业生活影响。分析可知,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的排序为As>Zn>Cd>Ni>Pb>Cr>Cu。 (3)利用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解析得知:As、Cd、Pb和Zn主要受工矿企业排放废水及周边居民生活影响;Cr、Cu和Ni含量部分采样点变幅较大,主要源于地质成矿污染。 (4)迁移系数法和RAC法分析表明,Zn和Ni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迁移系数和污染风险性大小均为:Zn>Ni>Cu>Cr>Pb>Cd>As,重金属污染处于Ⅴ类风险即非常高的风险水平;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总量污染达到极严重污染等级,但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较低,残渣态为主,迁移能力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