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光纤通讯飞速发展,光通信网络成为现代通信网的基础平台。然而,在网络节点处仍需将光信号先转变为电信号再对其进行处理,由于光电转换器件响应时间及电子交叉互连,形成了网路节点处的电子速率“瓶颈”,全光的包交换网可消除“电子瓶颈”,实现数据在光域中透明传送,是未来超快速光网络的必然选择。克服电子速率瓶颈的办法是直接进行光信号处理,即建设全光通信网。全光包交换网络(OPS)属分组级的光信号处理,能够有效利用带宽,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成为未来高速全光网络的必然选择。包交换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存储—转发技术,如何在光域中完成光信号的存储和转发成为全光包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全光缓存器作为OPS网络中的关键器件,光存储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全光包交换网的性能。目前提出的光纤型全光缓存器主要有两种:前向结构的光纤延迟线和反馈结构的F-P腔或者光纤环。光缓存技术的研究都是针对光纤延迟线,利用耦合器来进行的缓存。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在利用SOA的偏振旋转效应的同时发现,SOA的偏振旋转特性可以用来进行偏振开关的研制,而以SOA为主要器件制成的偏振开关配以一定的光纤环路,通过SOA的偏振旋转,可以实现缓存效果。本文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据我们所知,本文的工作属于首次利用SOA的偏振旋转特性实现全光的缓存。本论文针对全光存储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SOA的非线性偏振特性2、调试了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3、利用SOA的偏振旋转效应,初步讨论和搭建了基于SOA偏振旋转效应的全光缓存器实验系统。并在实验中,实现了速率为622Mbit/s的单圈缓存和2.5Gbit/s数据的多圈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