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SnO2薄膜生长与物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锡是一种非常适合构建紫外光电子器件和透明薄膜晶体管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本文的目的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生长氮掺杂SnO2薄膜,研究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探索氮掺杂实现p型导电的可行性,为构建SnO2基光电子器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采用磁控反应溅射的方法,以N2和O2分别作为氮源和氧源,制备氮掺杂SnO2薄膜,系统地研究了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首次揭示了氮掺杂SnO2薄膜中氮的位置和化学状态:氮离子部分替代SnO2晶格中的氧离子,形成N-Sn-O键,薄膜由于氧空位被氮填补变得更加致密。发现了氮掺杂SnO2薄膜生长取向依赖于沉积速率和薄膜的厚度,当厚度小于80 nm时,薄膜呈现[110]方向择优取向生长,当大于170 nm时表现多个方向生长。采用550 oC衬底温度下预先沉积20 nm厚的种子层薄膜,在400 oC衬底温度下沉积主层的两步生长法,实现氮掺杂SnO2薄膜的择优取向生长。随着N2和O2混合气体中N2比例的增加,氮掺杂SnO2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增加,光学带隙发生红移,并首次通过氮掺杂实现SnO2带隙在紫外-可见光区调制。首次观察到源于局域化激子的复合发光峰,随着样品温度和激发功率增加,氮掺杂SnO2薄膜的发光峰位分别出现红移和蓝移的现象,具有典型的局域化激子发光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局域化激子是由于薄膜中化学成分和晶粒结构分布不均匀等产生的势场波动和带尾态而引起的。发现了择优取向氮掺杂SnO2薄膜源于Fabry-Pérot光学微腔干涉的角度依赖光致发光的现象,并基于Fabry-Pérot干涉论证了种子层生长可以显著地提高氮掺杂SnO2薄膜的光学性能。在蓝宝石衬底上,利用磁控反应溅射的方法外延生长n型SnO2薄膜,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分别为2.1×1016 cm-3和10.3 cm2/Vs,并观察到了室温下自由激子和间接带隙跃迁产生的复合发光。
其他文献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解决农村各类问题和矛盾的新举措,而农村城镇化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
双亲分子构建的溶致液晶材料的研究,因其结构多样性、模板的连续性、对称性以及内部微观区域的尺寸大小可以预先设计和调节,因此作为模板用于组装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
文章对投资与储蓄的概念从广义进行定义,指出部门内部的储蓄——投资转化可以采取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两种方式,部门之间的储蓄——投资转化只能采取间接转化方式。文章分别对居
介绍了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和活力测定方法,耐高温α-淀粉酶和耐酸性α-淀粉酶的研究状况及α-淀粉酶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α-淀粉酶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筹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其中,筹资外部风险主要来自政治、经济、法律政策、市场等的变化,它一般不为企业控制;筹资内部风险主要来自权益筹资风险和负债筹资风险。
青稞酒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色清香型白酒。不同于传统清香型白酒采用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青稞酒是以高原特色农产品青稞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发酵而成。本研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与其加工条件和所形成的形态有密切关系。对共混物形态及其变化的研究和对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在共混物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共混物中包含有液晶材
介绍了电子关锁与电子铅封的概况,两者对比的情况以及在海关的应用情况,以供同仁参考。
在产品快速多变,竞争空前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选区激光烧结的材料多样性本质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受到最为密切关注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本课题
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系统地归纳了近年来KMV模型的相关文献,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应着重加强实用性方面的研究,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