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的Meta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湖北学生超重、肥胖调查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的流行现况及流行特点,探讨家庭环境、父/母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对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开展控制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湖北省选取黄石、孝感、恩施、十堰四个地区,随机抽取城乡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一所,对所有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依据中国肥胖工作组2004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被检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筛查。  以超重和肥胖学生作为病例组,采用1:2配对方式在同学校的学生中抽取相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家庭环境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EpiData3.1软件,并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数据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采用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2结果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是否超重肥胖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  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6-19岁中小学生5318人,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89%和4.24%,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90%和2.13%,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χ超重=29.04,2χ肥胖=19.07,P<0.05)。城、2乡学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9.24%和7.0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99%和3.34%,城市学生超重检出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χ=4.46,P<0.05)。  2.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重=34.38,χ肥胖=113.07,P<0.05),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为小学>初中>高中。χ超2  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父/母进食速度较慢(半小时及以上)均为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与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相比,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或大专的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分别为对照组的0.412(0.212-0.801)倍和0.512(0.265-0.987)倍;父/母进食速度半小时及以上的学生肥胖发生危险性为15分钟以内学生的0.730(0.531-0.986)倍;母亲职业为服务行业和商人、高出生体重(4000g及以上)、非母乳喂养、父/母看电视长(2小时及以上)和母亲超重或肥胖是学生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与母亲是农民的相比,母亲是服务型行业和商人的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为1.734(1.045-2.878)倍和6.084(1.576-23.484)倍;与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学生相比,高出生体重的学生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高了1.611倍;出生后四个月非母乳喂养的学生肥胖发生危险性比纯母乳喂养的学生高了1.128倍;与父/母每日看电视不足1小时相比,父/母看电视长的学生肥胖发生危险性为对照的1.725(1.008-2.952)倍;母亲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肥胖发生危险性是母亲体重正常的2.188(1.465-3.267)倍。  结论:1.湖北省孝感、黄石、郧县及恩施四个地区总体上男生超重和肥胖情况较女生严重,城市学生超重检出率高于农村,且以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最严重,初中生次之。  2.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父/母进食速度较慢是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3.母亲为服务行业者和商人、子女高出生体重、非母乳喂养、父/母看电视时间长和母亲超重或肥胖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策略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对策的效果,为在学生中进行肥胖预防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等,收集2001-2011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方面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利用Revman4.2软件,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计算合并RR及95%CI,并考虑不同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时限对资料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与失安全系数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1.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9篇,异质性检验:χ=50.70,自由度df=8,P=<0.0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运动治疗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在控制青少年肥胖发生中,合并RR为0.79(95%CI为0.65-0.97),具有统计学意义。  3.对纳入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比较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相似,一定程度上反应其合并结果较为稳定,可靠性好。  4.对纳入研究按干预措施和干预年限分层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层分析后,部分分组仍然存在异质性,且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运动治疗和饮食控制的综合干预明显要好于单一健康教育,干预年限越长越低,干预效果越好。  5.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漏斗图分析,基本对称,失安全数为160.6,远远大于5K+10=55,即需至少161篇阴性结果文献才能否定肥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论,表明本研究发表偏倚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健康教育、运动治疗、饮食控制或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运动治疗和饮食控制的综合干预在减少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青岛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听力损失患病率,研究影响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继而为今后制定综合的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从青岛市农村地
当孩子想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时,作为教育者,需要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给孩子充分思考和创作的时间,营造独立的环境。只有这样,在美术创作中,作品才有“完美收官”的可能,孩子才有获得最大满足的可能,教育才有最大成功的可能。  案例:“老师,我还没画完……”  每次在收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它传递出来的讯息是孩子的胆怯和忧伤,焦虑和不满,诉求和期望……从这样的语气中,我总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结构单纯、语言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的特点,为孩子们所喜爱和认同。幼儿文学的教学直接服务于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对幼儿园其它课程的教学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文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现实中幼儿园幼儿文学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文学的影响力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够广泛,渗透层次不够深入。我走访了几个幼儿园,感觉
通过方言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家乡的人文、民风习俗等,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但是现如今普通话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语言,方言逐渐被淡化。通过交流,发现许多幼儿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本地方言“断层”了。因此,作为教师有义务实时、适度将方言引进幼儿园课堂。那么,如何引导幼儿传承周宁本地方言文化呢?中班音乐《卖早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唱活动,通过鲜明的节奏,幼儿将本地特产用方言说唱出来。现笔者结合中班说唱
目的:  1.观察给予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前后对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损伤的保护效果;  2.探讨原花青素对氨基脲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损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1]它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间接性等特色。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区域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便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如何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