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在我国传统药学上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同时也是名贵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常用替代品。虫草素(Cordycepin)和虫草多糖(Cordycepic polysaccharide)是冬虫夏草和蛹虫草的两种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研究了蛹虫草在人工固体培养条件下的光温生物学特性和光温对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的影响、液体培养条件的有关参数及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蛹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蛹虫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以及蛹虫草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高产优质的蛹虫草子实体和主要活性物质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依据。研究表明:光照、温度、碳源和氮源都能显著影响蛹虫草的生长、生物量、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含量。 (1) 在固体培养过程中,蛹虫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7-2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2℃;蛹虫草菌丝体生长要求黑暗的无光条件,子实体分化形成要求光强在150LX以上,日光灯强光(6000LX)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自然光强度与子实体的生物量成负相关;在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日光灯光照强度、温度与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成正相关;在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增加黑暗处理可增加子实体的重量和直径。 (2) 正交试验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丝体的生长可以利用不同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其中在以碳源为6%、氮源为1%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佳,且碳源/氮源合适的比例为6/1;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宽,但最适温度为25℃左右。 (3) 影响蛹虫草菌丝体多糖产量的有关参数与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完全相同。胞外多糖在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时产量到达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促进胞外多糖的产生,这与菌丝体的生物量成正相关。胞内多糖则在温度为22℃时的含量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胞内多糖的含量逐渐降低。碳的浓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量和代谢物质的积累。低浓度的氮有利于多糖的合成,随着氮浓度的增高,多糖的含量也随之降低。 (4) 采用水相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对蛹虫草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