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在生产中有着特殊性并且自身发展中也表现出显著的弱质性,在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接受双重考验。农业保险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稳定本国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器。保险监管是其外部保障,对农业保险执行监管的目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弥补因运行机制不合理所造成的无效率,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本文基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公共利益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政府绩效理论,从政府行为、保障能力、有效需求和偿付能力四个角度分析影响监管导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分析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保险相关数据,综合评价对比了各省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旨在提出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监管水平的建议。本文首先揭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搜集和整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本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炼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其次,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及监管导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相关理论。再次,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风险保障、有效需求和偿付能力四个层面分析影响监管导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因素。接着基于前文的影响因素分析,选取具体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2017年的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具体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存在一定的先发优势。政策性农业保险较早施行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快,覆盖面积大,运行效率高。而施行相对迟缓的地区,其运行效率的排名相对靠后。第二,在四大板块的视角下,2017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基本情况是东北板块运行效率最高,并且板块内部差异最小;东部板块运行效率次之,但内部差异最明显;中部板块运行效率一般;西部板块整体运行效率偏低。各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高低与当地农险的供给现状和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系统工程技术在集成冷热源系统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中央空调冷冻站占地面积大、现场交叉施工周期长、接口协调复杂、能耗大、单点控制、维护成本高等难题,并改变产业模式,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程度不断加深,地震勘探开始向寻找小断层、小断块及岩性地层圈闭等小尺度地质目标方向转变,现有的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构造区的成像已经不满足要求。此文以已有
针对喀斯特山区环境及土壤侵蚀发生的独特性,以滇东南峰丛洼地区域典型侵蚀研究区所作的观测试验为基础,探讨了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侵蚀分级、类型、成因等问题,分
文章着重介绍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加强对"信息弱势群体"的研究,并通过自身信息咨询服务的变革,满足"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
<正> 香港地处中国大陆、日本、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及南中国海邻近诸国之交汇点,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植物品种相当丰富,中草药也不例外。香港的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