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客观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我国推进公平享受教育机会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中成为不可忽视重要力量,国家对职业教育比较重视,近几年出台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对高职院校德育尤其职业道德教育强调也较多,但是高职院校在发展实践中并没有充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国内对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是对具体行业职业道德的研究,缺少对职业道德思想体系独立发展的研究,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也较少。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和冲突较多的大背景,以及全球经济危机而后的后经济危机发展的种种挑战,社会、教育界等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诉求。为了对社会、教育界等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诉求有所回应,在现实意义上,能够提供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有所借鉴的建议,在理论意义上,能够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贡献,文章选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文章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其中问卷由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组成,以达到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目的。具体过程是,首先对山东省曲阜市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然后对问卷封闭性问题进行百分数统计和结果分析,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得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结论,即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和行动水平存在差距,二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还需提高,三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课程与安排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四是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物资条件等教育手段实施的低效性。为了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低效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用社会冲突理论来分析,一是进行社会学宏观分析,包括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发展、精神追求和经济发展、物质轰炸之间的冲突;利益与责任的冲突;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的矛盾;职业道德规范与个人发展、社会流动的冲突;传统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当前职业道德理念的矛盾。二是进行教育中观分析,包括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滞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角色定位模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教材和安排之困顿;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实施的单一性和保守性。三是进行社会学微观分析,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化冲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角色冲突;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互动冲击。从社会视角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后,需要消解阻碍其实效性发挥的诸种冲突和矛盾。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观点和对策,一是社会需要做出的回应,包括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社会平等制度的完善和对中间层的政策倾斜;二是教育方面的举措,包括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应对——事业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教材完善;充分利用职业道德事件和职业道德冲突;职业道德教育生活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问题解决性;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开展创业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侧重点的转变,包括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信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责任心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