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型铒激光和非磨削型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对小鼠嫩肤效果的比较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激光嫩肤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磨削型激光嫩肤的效果很明显,主要原理是激光气化表皮层,通过热效应和炎症反应刺激真皮胶原蛋白再生和重塑。但磨削型激光对皮肤的损伤较大,手术过程容易发生出血、感染,术后也易发生瘢痕、色素性改变等并发症,且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近几年来兴起的非磨削型嫩肤激光直接作用于真皮,不损伤或微损伤表皮,直接对真皮作用,通过热效应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新胶原蛋白,使真皮中胶原发生重组,从而达到嫩肤目的。因为不损失表皮,因而副作用比较小,恢复时间较短,但目前嫩肤效果不如磨削型激光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嫩肤同时又减少并发症是医学研究的一大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磨削型激光和非磨削型激光嫩腹效果比较的研究罕见。 研究目的:比较磨削型铒激光和非磨削型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对小鼠的嫩肤效果。 研究材料及方法:使用脱毛膏将白色雌性昆明小鼠背部毛发脱去,分别用铒激光和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照射。每周照射一次,共照射4次。在第一次照射后即刻、另外3次照射前(脱毛后4小时)、末次治疗后7天、14天及28天分别用皮肤多功能测量系统测量皮肤弹性、红斑指数、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量这四个皮肤生理物理指标,动态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以了解激光照射后对于皮肤弹性、红斑值、皮肤的保水能力等生理功能的影响。末次治疗后28天,处死小鼠,取组织标本做常规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通过显微镜测定激光照射区和对照区的真皮厚度。通过小鼠皮肤的组织学和生理学变化,了解激光与皮肤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比较两种激光的嫩肤效果,探讨两种激光嫩肤机制及真皮重塑的潜在作用机制。 结果:铒激光和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都能安全有效的提高皮肤弹性、皮肤屏障功能、真皮厚度及胶原蛋白的含量。通过组织学、天狼猩红技术和羟脯氨酸分析等几种方法同时评估了胶原蛋白的变化,几种方法同时证明了新胶原蛋白的合成。通过分析得知,铒激光产生了更多的胶原蛋白、弹性增加更显著、真皮厚度增加也更多,但红斑增加较重,术后伤口的处理要求高,而且恢复时间较长,有可能会留下疤痕。而长脉宽1064-nm Nd:YAG长脉宽激光处理后增加了更多的含水量,而且红斑值增加很少,对表皮没有损伤,恢复时期短,但其疗效有限,治疗次数多,见效慢。两种激光对经表皮失水量的影响程度相当。 对非磨削型激光嫩肤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这种技术的治疗效果,使这种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不同激光参数对疗效的影响,以及如何联合使用不同的激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混沌测量电路进行了改进和研究,利用几个混沌电路耦合这种方法降低噪声,提高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分辨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并且,对不同的耦合方式,即电阻耦
我国大部分铝土矿是一水硬铝石,其特点是高铝、高硅、低铁、铝硅比偏低。铝土矿中的杂质主要是SiO和FeO。基于此,选矿一拜耳法作为处理中低品位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
1994年, Adleman用DNA计算解决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从此各种各样的DNA计算模式被提了出来并付诸实验. DNA计算具有很强的并行性,因此被认为可以用来解决一类数学问题—NP-c
本研究通过在Cu-Ni二元合金中加入金属元素Ti,形成化合物析出Cu4Ti相、Ni2Ti相和少量的NiTi相来细化Cu-Ni合金的晶粒尺寸。同时,合金元素Ti弥散分布在Cu-Ni合金中,提高了Cu-N
锆合金是核反应堆中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用作核燃料包壳,腐蚀和吸氢是锆合金应用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涉及核燃料元件的寿命和核电站运行时的安全性。随着燃料组件燃耗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钢铁工业规模的近年来迅速扩大,导致铁矿资源日趋紧俏,巨大的铁矿石需求使其价格也一路飙升,如何利用好国内外铁矿石资源,实现炉料结构的合理搭
采用冶金、物理和化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高炉喷吹用煤的物理化学性质、高炉内未燃煤粉的行为,分析了喷吹用煤的性质要求,高炉喷吹量对高炉理论
制样方法对金属样品的纳米压入测试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明确制样方法对钢中相纳米压入测试结果的影响,可为钢的组织性能设计及强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考察了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