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程序是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从2015年12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的首次提出,到2017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的持续推进,再到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的完善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程序从选择性适用走向强制性适用,改变了我国环境领域传统单一的诉讼解纷途径,完善了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引入生态环境领域,磋商程序在试点实践中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充分证实了该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的重要性及其特殊价值功能,已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充分认可,但是由于其正处于起步阶段,对规则设置、监督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文章就赔偿磋商现存问题进行了概括归纳,认为,首先应当明确赔偿磋商的内含,厘清磋商行为的性质为民事行为。磋商程序,虽然被明确规定为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但是各试点地方关于磋商程序的设置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缺乏统一规范的流程,不利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顺利开展。通过对试点省份磋商办法的比较分析和对实践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归纳磋商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磋商主体单一,磋商规则不明确,司法确认制度不完善,缺乏对磋商程序进行监督的机制等。文章结合美国、日本、欧盟类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的机制与我国相比较,引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在规则设计等方面继续完善细化,梳理其类似制度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其制度设计的亮点与局限,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程序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最后通过丰富磋商主体,设定磋商启动的条件、时间与期限,明确磋商终止情形、健全磋商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以及磋商程序监督机制等,从多角度对磋商程序进行相应的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程序的健全与完善,事关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日趋完善,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及时修复和生态环境损害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
其他文献
论文所考虑的图是有限简单图,称图G的一个染色c为Injective k-染色,如果存在一个映射c:V(G)→{1,2,3,…k},使得具有公共邻点的任意两个顶点染不同色.即对(?)vx,vy∈E(G)都有c(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复杂畸形,相比其他先天性畸形,尿道下裂发病率高达约3/1000-9/1000[1-4]。尿道下裂是一种非单因素致病的先天性畸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
在中国传统社会,劳心者贵,劳力者贱,是传统士人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五四运动前后,受世界思潮激荡,时人逐渐关注工人,宣扬工人价值。与此同时,不同人的思想又相互影响。无论是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人道”,或追求真实意义上的民主,亦或者寻求民族自存自立之道,这都促使时人将目光转向下层民众,并聚焦于工人,促使“工人意识”在五四前后的中国陡然兴起。人们关注工人不只是重新看待、估量工人的问题
【舆情回放】《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日前公布,明确机关、人民团体新建、扩建、改建、购置楼堂馆所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建设标准。此条定从2017年12月1
包容性理念一直以来都延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依靠。近年来,包容性被多次提起,广泛应用于政治、管理、社会等领域,旨在从包容的视角为不同领域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研究表明,包容性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个体认知和社会认知层面,而在企业认知层面的研究鲜少;并且随着价值共创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普遍应用,现代企业管理中涉及的关联者众多,相互之间利益交叉,增加了企业管理和人才开发的难度,同时
含Cu低合金铁素体钢经880℃保温0.5 h水淬和660℃保温10 h调质处理后,在370℃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测量其维氏显微硬度,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
为了明确Bmi1淋巴细胞过表达是否能够通过改善造骨微环境,纠正或改善Bmi1基因缺失引起的生长阻滞和骨质疏松表型,我们构建了 Bmi1淋巴细胞特异性过表达的Bmi1基因敲除(EμBmi
我国岩溶地区分布辽阔,占国土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而这些地区属于多山地带,交通不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势必要架桥修隧。因此,工程修建中将会面临诸多岩溶工程难题,发生突水突泥、坍塌等工程灾害,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突水突泥作为岩溶地区最常见的工程灾害,俨然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以云南甸沙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等方法对岩溶隧道防突层
学位
低热水泥和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普通水泥胶凝材料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两种常用胶凝材料方案。低热水泥水化热低、早期强度发展缓慢,水化行为有别于普通水泥,其力学、热学性能的
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施难度较高,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本文把济乐高速济阳连接线改建工程作为研究案例,通过PDCA循环理念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对公路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论文首先对公路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进行阐述说明,着重对计划评审技术(PERT)、项目工作结构分解(WBS)、挣值管理以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