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医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刻也不能脱离中医临床思维,中医临床思维是沟通实践与理论的桥梁,亦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一环,如果没有正确的证候诊断思路,难以在临床上作出准确的辨证。因此历代医家将其临床实践与体会以简明扼要的描述书写形成医案,通过医案不仅能了解医家的临证思维,还可累积临证经验。但医案历经千年,涉及到的医家与流派众多,加上写法没有固定格式,而随年代、流派、写作风格不同,使医案呈现散乱、无序、混沌状态的反复重迭,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医因应现代化、国际化的需求引入了科技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医案进行收集整理与应用,而中医教育也自然成为技术运用的范围之一,除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外,提升学生临床技能的运用与培养也逐渐成为现今科研的重点。中医诊断学是一门联系临床各科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是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运用中医理论和思维对病情数据进行辨析、综合的方法与技能,其过程是对中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具体运用,因此对临床的反复训练,对学生学习与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内涵是十分重要的。而医案是医家通过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学生能将医案作为实践对象,把中医诊断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得到实际应用。因此针对中医诊断学的中医辨证思维训练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为临床辨证提供良好的前导,因此根据临床思维方法特点,透过对医案信息的解析,结合中医诊断学知识,进行相关的设计建立一个虚拟学习平台,来丰富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资源。本研究重点是研制具有中医临证特点的中医辨证思维训练系统,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是针对医案的规范化方法、中医临床辨证知识、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知识的表达方法等部分展开研究。实践研究是通过主题词表的建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设计和基于教育技术的案例制作,尝试研制一个虚拟的学习系统,为中医教学提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