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钛酸钡是电子工业关键的基础材料,是生产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主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BaTiO3粉体具有高纯、超细(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是电子工业关键的基础材料,是生产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主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BaTiO3粉体具有高纯、超细(纳米级)、粒度分布均匀等特点。BaTiO3粉体尺寸的大小、晶体的结构、分布状况等直接影响电子陶瓷的性能,尤其是当粉体尺寸达到纳米级时,电子陶瓷的性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钛酸钡生产基本上仍在延续传统的固相法,该方法生产的钛酸钡纯度低,粒径大,不能满足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高质量的纳米级BaTiO3生产技术主要由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化工公司所掌握,我国市场消耗的纳米BaTiO390%以上依赖进口。因此研制成本低、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善的生产纳米BaTiO3粉体的方法是电子元器件研制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势在必行。根据上述目的,本文研究了以氢氧化钡(BaOH)、钛酸四丁酯(Ti(C4H9O)4)作为前驱物同时用氢氧化钠(NaOH)做矿化剂来调节PH值,同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物模板用水热法合成BaTiO3并改变其结晶形态,以此寻找合成纳米钛酸钡的最优化路线。实验结果表明:PEG有机物模板水热法制备BaTiO3结晶形态上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晶体的粒度有异常长大现象,另一方面是晶体的粒度有细化现象,呈细小微晶现象。当采用PEG10000,浓度为200g/L、NaOH为8mol/L、反应温度为220℃下加热7小时。那么将有两种方面的影响出现。一方面是由大颗粒组成的沿着一定方向生长的一些晶体。另一方面是由一些细小微晶组成的长达10μm的线状结构的晶体颗粒。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掺杂SiO2和V2O5对纳米TiO2薄膜超亲水性和光敏性的影响。论文首先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TiO2的应用,对目前的一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详细阐
双水相体系萃取是近几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萃取分离体系。它主要有两种类型:高聚物/高聚物,高聚物/盐。本文利用的是第二种类型,使它利用水溶性高聚物在无机盐存在
<正>【裁判要旨】商标侵权四要件中,混淆可能性是核心要件,其他三个要件(商标使用行为、商品的相同或类似、商标的相同或近似)均服务于混淆要件的判定。在不存在混淆可能性的
采用溶胶—凝胶和程序升温水热法,制备了两类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含钨系多金属氧酸盐的新型固体光催化材料,即介孔结构Na4W10O32/TiO2(锐钛矿结构)和微孔结构H3PW12O40/Ta2O5(
为了有效的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实际测绘工作中应用无人机遥感等新型的科学技术,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空间的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
纳米TiO2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具有高效和稳定等特点,可光催化降解多种污染物,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首先将纳米TiO2粉末作为光催化剂,在分散剂(PEG)的存在下,利用
目前以二氧化钛为基础的可见光半导体光催化剂仍然面临光生载流子转换效率低和化学稳定性差等重大问题;如何在保持化学稳定的前提下开发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成为近些年来光催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肿瘤免疫细胞疗法。CAR-T细胞能够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 具有对肿瘤细
纳米TiO2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剂、光电转换材料、抗紫外线吸收剂、气敏传感器、环保等许多领域。纳米TiO2的低成本制备技术是纳米材料应用中首先要解决
本文研究了微波辐照作用下,由蛇纹石、膨润土硫酸浸出制备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方法;考查了反应时间、微波辐照强度、液固比、硫酸浓度、矿石粒度等因素对矿物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