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板式橡胶支座因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我国中小跨径公路梁桥中被广泛应用。为便于施工和安装,板式橡胶支座通常采用无连接的方式,直接搁置在桥墩墩顶或盖梁的垫石上。基于此类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结构形式,汶川地震中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桥梁震害以主梁移位、支座和挡块破坏为主,桥墩震害率较低。为研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中小跨径公路梁桥的震害机理和不同力学性能参数对地震作用下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依托桥梁实例,建立全桥有限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式橡胶支座因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我国中小跨径公路梁桥中被广泛应用。为便于施工和安装,板式橡胶支座通常采用无连接的方式,直接搁置在桥墩墩顶或盖梁的垫石上。基于此类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结构形式,汶川地震中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桥梁震害以主梁移位、支座和挡块破坏为主,桥墩震害率较低。为研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中小跨径公路梁桥的震害机理和不同力学性能参数对地震作用下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依托桥梁实例,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板式橡胶支座作为一种弱连接,在地震中可优先发生破坏的情况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分析了板式橡胶支座的特性及受力性能,它是一种抗震性能较好且经济合理的支座类型。分析了汶川地震中桥梁桥墩震害率较低的原因,揭示了桥梁震害与桥梁结构体系的分布规律。地震作用下,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滑动桥梁结构体系的桥梁通过支座摩擦滑移,支座破坏屈服使得传力路径中断,减小了传递到下部结构的地震力,到了一定隔震耗能的作用。2基于桥梁抗震体系,分析了板式橡胶支座滑动体系桥梁的结构特点,它不算完全意义的减隔震体系,而是一种准隔震体系。总结了此体系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如何进行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模拟,在建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结构刚度模拟的准确性、边界条件模拟的精度和准确率以及结构的质量分布。3基于增量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采用延性抗震设计体系、减隔震设计体系以及准隔震体系桥梁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各桥梁构件的地震响应的差异,验证了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4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通过改变连续梁桥、简支梁桥相关桥梁结构参数,得出在不同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变形、主梁墩顶位移、桥墩内力以及挡块、桥台碰撞情况等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根据相关参数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规律,确定了有关参数合理取值范围。5基于连续梁桥与简支梁桥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可知,地震作用下其桥梁结构地震响总体比较相似,但由于其结构形式的不同,也存在以下差异。在纵向地震作用下,简支梁容易产生较大的主梁纵向位移,而对于连续梁来说,主梁与桥台的碰撞力较简支梁桥要大。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挡块对主梁的限位作用比较明显,对于连续梁与简支梁桥,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挡块和防落梁装置,避免主梁位移过大引起落梁风险。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核心的建筑产业化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现场施工效率高、能耗少和环境污染低等优势,然而现有的装配式节点连接构造复杂、节点抗震性能较差,柱角和节点核心区容易发生脆性的剪切型破坏。优化装配式连接节点的连接构造方式、提高装配式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是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研究热点。采用钢骨与钢筋混凝土结合的连接
谐振型光纤陀螺(RFOG)是一种高精度的角速度传感器,与传统的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相比,RFOG使用更短的光纤环即可实现与IFOG相同的检测精度,因此在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谐振式光纤陀螺至今并未完全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其主要受限于陀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较低。本论文工作主要围绕谐振型光纤陀螺信噪比提升技术的研究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1)阐述了RFOG中瑞利背
阵列孔径与自由度是影响天线阵列信号处理精度的重要因素,增大阵列有效孔径,提高阵列自由度能是够改进空域信号处理精度的重要方法。一些经典的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简称DOA)估计算法通常采用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简称ULA)、均匀圆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简称UCA)等常规的阵列结构,但这些结构最大的缺陷在于阵列孔径。
国内外老旧既有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倒塌事故频出,对基本的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造成巨大的危害。结构使用过程中材料老化及损伤积累,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方面的不当,增加了结构荷载降低了结构承载力。尤其是建筑已经出现明显损坏问题时还对其置之不理,这也是造成一系列灾难性事故的主要因素。老旧建筑如果全部拆除重建,则会引起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故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对其使用现状作科学评判,采取适应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要不断改建或新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出行便利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期实施,交通网络的逐步加密势必会出现地下工程近接施工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好新建项目与既有工程间的矛盾,同时满足两者在技术、经济以及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论文依托厦门新建新月隧道近接既有地铁2号线工程,采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建项目基坑开挖施工参数
住宅作为一种异质性商品,其价值除了受本身建筑特征决定以外,还会根据位置条件和外部环境产生很大的差异,住宅除了居住功能,往往还与教育、医疗、交通、生活便利等公共资源一切相关,因此探索城市公共品相关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就具有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圳市为例,从城市公共品对住宅价格的资本化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的视角,分析我国地方城市公共品供给水平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结合现实发展情
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线形差,陡坡急弯路段较多,这些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路段交通事故隐患大。本论文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路段的事故分布特征、安全影响因素及成因,建立了交通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现场调研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路段交安设施合理布置方法,以提高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交通安全性。论文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分析总结了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和交通现状,基于山区农村公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此外,对于桥梁建设领域,钢材使用率低下问题突出,深层次原因为我国缺乏先进的钢结构规范指导设计;规范作为工程设计行业的保障和约束,系统的对比研究接纳度较广的规范,能有效确保我国规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体系的完善,学习借鉴欧洲规范,扬长避短更是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基于以上四点缘由,本文主要就《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目前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受到市政规划、地形限制等因素会出现两条纵坡过大的道路相交的情况,导致平面交叉口转弯处出现反向坡、横坡变化过快处出现“起伏”“波折”现象。虽然交管部门会通过安装信号灯、交叉口限速、设置减速带等安全措施去缓解设计缺陷,但这是设计时造成的先天性缺陷,改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从道路自身缺陷入手,解决设计隐患,保障交叉口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是非常迫切且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内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强、经济性好、施工时可将空钢管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模板等诸多优点,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建造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绝大多数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通常在每个拱肋节段对应布置一对扣锚索。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不断增大,为合理控制节段吊重,必须划分更多节段数,相应需要布置更多的扣锚索。为此,本文以主跨458m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缆索吊装少扣索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