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他提倡以培养学生“真善美人格”为教育宗旨,其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以及乡村教育理论中蕴涵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这些理论对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及实践基础。陶行知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本文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其重要的部分,包括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休闲教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五个部分。陶行知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陶行知立足于平民教育实践经验,融合东西传统和现代的心理学思想,构建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二、陶行知通过优化环境、学生自治、集体生活、劳动教育、学科渗透等渠道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三、陶行知坚持以知情意合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四、陶行知以培养学生“智、仁、勇、真、善、美”的人格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通过比较陶行知与同时代人(尤其是梁漱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可以看出,陶行知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教育珍品。当然,受当时时代条件、社会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陶行知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影响该理论在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留下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本论文对陶行知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无论对完善当今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亦或是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均有着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