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本文研究了氧化前后的芦丁对供试菌的作用;研究了氧化前后的芦丁对雌雄果蝇寿命、繁殖能力、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大豆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浸泡处理后的种子来进行萌发试验,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异黄酮的含量和抗氧化性,研究得出了大豆种子异黄酮活性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
(1)与空白对照相比,0.05%氧化前的芦丁对果蝇寿命无明显延长作用;当芦丁剂量在0.1%—0.3%范围,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最高寿命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芦丁剂量>0.3%时,果蝇寿命增加不明显;经氧化失活后的芦丁则不能延长果蝇寿命。
与空白对照相比,0.05%氧化前的芦丁对果蝇子代数目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氧化前的芦丁能明显的减少果蝇子代数目(0.3%与0.5%剂量组子代果蝇数目分别为121±17.6和90±14.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降低了22,7%和42.7%),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果蝇子代数目减少的更明显;经氧化失活后的芦丁对果蝇子代数目没有显著影响。
与空白对照相比,0.05%氧化前的芦丁对果蝇体内SOD活性、MDA含量无显著影响;当芦丁剂量在0.1%—0.3%范围内,随着添加芦丁剂量的增加,果蝇体内的S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减少;与0.3%的芦丁相比,0.5%的氧化前芦丁对果蝇SOD水平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经氧化失活后的0.5%的芦丁则对果蝇SOD水平和MDA含量无影响。
(2)氧化前的芦丁对细菌和真菌都存在着抑制作用,氧化后的芦丁不存在抑制作用。就细菌而言,氧化前的的芦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抑制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2mm和12.2mm;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就真菌而言,氧化前的芦丁对黑曲霉和面包酵母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1mm和12.6mm。7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15mg/mL,大肠杆菌30mg/mL,蜡状芽孢杆菌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5mg/mL,黑曲霉5mg/mL,面包酵母7.5mg/mL,酿酒酵母15mg/mL。
(3)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其异黄酮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发芽率和异黄酮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过氧化氢浓度不断提高,供试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出现了两个峰值:当过氧化氢浓度在0.01%~0.5%变化时,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在0.1%时,发芽率达到了96.7%;0.5%—3%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在1%时达到峰值;大于3%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种子基本不发芽。
经拟合发现大豆异黄酮的活性与大豆种子发芽率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961,即大豆种子发芽率随着活性的升高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