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流感是人禽共患的A类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感染人,威胁人类健康。鸭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巨大储存库,在禽流感病毒由野生水禽传播到陆生禽类的过程中充当了中间媒介作用。中国的养鸭量占世界养鸭量的比重最大,而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养鸭省份,且处于候鸟全球两条主要迁徙路线上。对四川鸭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鸭流感防控中,疫苗免疫室关键措施之一,对鸭流感的免疫研究虽有较多进展,但生产上无明确统一的免疫程序;生产禽流感疫苗厂家较多;首免日龄、免疫次数没有明确的标准。本试验意在对四川地区养殖场鸭流感免疫程序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为鸭流感免疫程序的完善提供资料,有效防控四川地区鸭的禽流感。本试验对四川省四川中部的成都、北部的德阳和绵阳、东部的遂宁、南部的眉山和乐山、西部的雅安五个地区的部分养鸭场鸭流感免疫程序调查,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水平,调查并比较不同厂家疫苗、不同首免日龄、不同免疫次数下的鸭流感抗体效价和免疫合格率。结果:种鸭流感平均抗体滴度7.0log2,合格率93.7%。商品鸭流感平均抗体滴度4.0log2,合格率59.4%。首免日龄1-6d的商品鸭,抗体滴度2.8log2,合格率38.0%,7日龄后免疫的商品鸭,抗体滴度无明显差异,均能达到有效保护作用。种鸭首免日龄均在7d及其以上,合格率78.3%-100.0%,抗体效价5.5~8.3log2。种鸭首免日龄均在7d及其以上,免疫效果较好,合格率在78.3%-100.0%之间,抗体效价在5.5-8.3log2之间。其中7-8d免疫效果最高,其次是9-10日龄。商品鸭0次免疫的抗体效价低于1.7log2,合格率低于24%;一次免疫抗体效价4.1~5.1log2,合格率64.2-66.7%,二次免疫抗体效价7.4log2,合格率97.4%。四川养鸭场所用的疫苗有9家,免疫后抗体效价和合格率排名前4的均为A、B、D、I。54家养殖场中,免疫H5疫苗的45家,免疫H9疫苗的25家,H9疫苗的免疫密度明显低于H5。种鸭免疫效果优于商品鸭,H5的免疫密度高于H9。种鸭与商品鸭的最佳首免日龄为7-10日龄。商品鸭出栏日龄小于40天,适宜1次免疫,出栏日龄大于40天,适宜2次免疫;种鸭免疫次数应为2次及2次以上。调查的9家禽流感疫苗生产厂中,8家合格,1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