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镇用地盲目扩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环境质量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武汉城市圈作为承接东西的第一大城市群,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东部,城市密集度高,经济基础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据2010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09年底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5.8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数2999万人,生产总值8000.41亿元,武汉城市圈以湖北省31%的土地创造了60%的GDP,养活了52.43%的人口。随着武汉城市圈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水陆空等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不断完善,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乡相互作用网络”的日趋成熟,武汉城市圈的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城市圈相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其土地利用效率差距较大,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34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搜集自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的历年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数据,建立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空间因素加入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武汉城市圈03-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最后得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将评价等级作为属性数据导入ArcGIS9.2,得到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分布图。最后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历年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尝试找出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利用水平的方法,为遏止城镇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