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详细解剖取心井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沉积旋回、沉积韵律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砂体的沉积微相类型为河道、心滩、边滩、决口扇、河漫滩、沼泽。通过取心井测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微相—测井曲线的响应关系,进行全区沉积微相的划分,研究沉积微相的组合关系和展布特征。根据苏10区块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和完钻井统计数据,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盒8段下部储层物性好于盒8段上部和山1段;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且从下至上非均质性增强。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高能水道心滩是粗岩相带沉积的最主要位置,是控制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改善区块开发中出现直井单井控制储量低、气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能力较差等问题,针对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的地质特征及生产特点开展了水平井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目前已在苏10区块完钻水平井5口,投产5口,日产气3~18万方/天,生产效果较好。随着气藏认识的加深,以单井产量高为主要特征的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日趋完善,为开发低渗透气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按照方案要求,苏10区块在2008年至2017年稳产期期间每年钻井60口(累积钻井600口)以弥补产量递减,保持天然气生产能力在10×108m3/a。因此,深入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寻找含气富集区、针对储层特点进行开发技术策略研究,对保证区块钻高效新井、保持稳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