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病死率、医院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的危害,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易感因素,揭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特点及高危人群,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06年至2008年恶性肿瘤病人的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和感染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为4.15%(391/9429),例次发病率为4.85%(457/9429),发病密度为4.25‰,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3.26%(923/28287)、例次发病率3.74%(1057/28287)及发病密度为3.21‰。医院细菌感染部位前五位依次为:呼吸道(54.3%)、泌尿系(14.5%)、手术部位(8.5%)、胃肠道(7.8%)、血液(6.8%)。 2、医院细菌感染病死率合并医院细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为19.2%(75/391),高于未合并医院细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13.9%(399/2879)。在医院细菌感染相关死亡病例中,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呼吸道(72.6%)、血液(9.7%),泌尿系(8.1%)。医院细菌感染病死率前三位分别为腹腔内组织感染(20%)、血液感染(19.4%)和呼吸道感染(18.1%)。 3、医院细菌感染相关因素在呼吸道感染和手术相关部位医院细菌感染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2.9%vs2.2%、0.6%vs0.2%。随着年龄增加,医院细菌感染的发病率呈“V”字形,25岁~45岁与65岁以上老年人细菌感染发病率(5.2%~6.4%)和发病密度(4.2%~5.3‰)最高,45岁~65岁发病率(3.0%~3.4%)和发病密度(2.9%~3.1‰)最低。不同住院时间医院细菌感染率不同,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升高,住院30天以上医院感染率明显上升。 4、医院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肿瘤分期、血清白蛋白及白细胞减低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发病率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尤其是腹盆腔感染、血液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侵入操作、白细胞降低、肿瘤分期、血清白蛋白降低为肿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规范放化疗及各种操作、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加强支持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其他文献
“开心发明课程”是气质教育的支撑性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全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实现既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新教育,又关注部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提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普及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方面,极为注重“加强技术与工程融入科学教育的力度”。而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在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 《纲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指出:“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雅正教育作为东莞市民办基础教育的冉冉新秀,成功将《纲要》精神融入其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中,并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上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它以构建雅正课堂文化为着力点,在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一方面
期刊
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各大中专院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呈现热招态势。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师队伍输送大批专业人才,是幼师队伍师资力量的重要源泉。怎样办好幼师和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成为摆在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幼儿教师的职业敬畏感状况堪忧,一些幼儿教师只
期刊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理解,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理解的表现。如何实现学生真正的理解呢?在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才能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又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与传承本土文化?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佛山本土文化美术校本课程,进行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制定,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要,并且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加强对佛山本土文化的认识,培养传承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着重强调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由表达,注重整体发展。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语文文本被过度肢解、教学形式过于重视教师的
期刊
大沥实验小学学生生源具有明显的特点, 父母大多数是企业管理者、 领导者, 学生大多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 未来的发展平台尤其需要他们具有领导自我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几年来,
期刊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节目《朗读者》,每一辑都由主持人和朗读者进行十多分钟的互动对话,内容围绕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展开,接着才是建立在互动对话基础之上的朗读。因为已有对话介绍,朗读往往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拨开迷雾,彰显文本的魅力,打造富有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受《朗读者》节目启发,以引导小学生对文本历史性的立体解读入手,作了如下的
期刊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性情熏陶、品德养成和精神塑造的基础。如何避免说教式的道德教育,代之“以情育人”的方式,发挥课堂的积极导航作用,是语文德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情感教育的路径选择。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真正做到“以情育人”呢?  一、优化处理教材,把握情感因素,准确设立育人点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资源,但德育的有关内容并非浮露于文字表层的,需要教师用心剖析与讲解,甚至需要教师对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