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测定,阐述了肝纤维化是一个慢性的渐进性的过程,充分肯定了中药肝复康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进一步证实了选择抗肝纤维化药物及快捷方便地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有重要意义。方法:取40只体重为100一150克的雌性SD大鼠,利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10%CCL4,5m1/kg,每周两次,共13周)制各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肝复康组、秋水仙碱组。药物治疗从造模60天后开始,正常组与上述各组每日经口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肝复康(0. 3125g/kg)、秋水仙碱(1mg/Kg),剂量根据体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每kg体重用量为正常成人用量的6. 25倍,按10ml/ kg体重灌服,治疗60天。最后一次给药24h后,经乙醚麻醉后于内眦各部位采血检测各项指标,观察中药的作用。结果:1、血清酶的变化:血清ALT及AST结果见表1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及AST的活性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复康治疗后可明显减少ALT及AST的释放( P<0.01) ,可达到正常水平,优于秋水仙碱组( P<0.01及P<0.05)。2、血清蛋白的变化:血清蛋白结果见表2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球蛋白含量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减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复康治疗后可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 P<0.01) ,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优于秋水仙碱(P<0.05)。3、血清HA、LN、C-Ⅳ、PC-Ⅲ变化:见表3 ,各用药组HA、LN、C-Ⅳ、PC-Ⅲ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0.01) ,尤其肝复康组明显降低、C-Ⅳ、PCⅢ的活性,与秋水仙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测试槽型鞘脑穿刺针用于实验动物脑组织穿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兔6只,麻醉后骨窗开颅显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以传统脑穿刺针进行穿刺,右侧以槽型鞘脑
目的:探讨蒺藜总皂苷(GSTT)对家兔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纯种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0只,兔龄4-
目的:探讨肝脏弹性测定(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纤维化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FIB-4)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诊断价
目的:为临床肝细胞癌(HCC)合并大血管侵袭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HCC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1.实验研究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弓形虫速殖子的杀伤作用,以及金丝桃素对弓形虫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影响。2.探讨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弓形虫细胞逸出现象的影响。3.探讨金丝桃素对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调整虫体密度为1×106个/ml/孔于24孔板中,设4个实验组:生理盐水组、金丝桃素5μg/ml、50μg/ml、500μg/ml浓度组,定容至1ml/孔。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脑膜瘤预后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选取病变典型的105例脑膜瘤进行了7种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研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