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基本条件正急剧的消失,我国许多民族民间音乐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面临着濒危生存的境遇,抢救、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青少年是传承并发展知识文化的主力军,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因此,将民族民间音乐引进校园,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对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城县位于贵州省的西部,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在独有的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环境下,水城县的彝族具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本文主要是从水城县的彝族文化背景出发,并以该地区的中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了玉舍中学、杨梅中学的实地调查,对该地区彝族音乐进校园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关键点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说明阐述。第一章主要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收集,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语言文字、文化与习俗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水城县彝族音乐的文化环境。第二章主要是水城县彝族音乐进入校园的必要性分析,其中概况了水城县丰富的彝族音乐资源,并总结出水城县彝族音乐进入校园的价值。第三章主要是解析水城县彝族音乐进入中学校园的实施现状。通过对水城县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深入分析水城县彝族音乐进入中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第四章主要是总结水城县彝族音乐进校园的困境与对策。总结学校在开展彝族音乐进校园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并寻找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