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核动力非能动余热排出新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几种适用于舰船核动力系统的非能动余热排出新方案:套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U型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分离式热管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基于密度锁的一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这些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余热排出换热器置于潜艇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以海洋作为最终热阱,不需要占用太多潜艇内部空间。同时,可以增加余热排出系统的加热段与换热器之间的高度差,提高系统的自然循环能力。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换热管内为蒸汽凝结换热或单相对流换热,换热器壳侧为海水单相自然对流换热或过冷沸腾换热。换热器壳侧海水的对流换热系数比换热器管内的换热系数小的多。为了提高换热器海水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提高换热器整体换热能力,实现余热排出换热器小型化,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强化换热管。通过实验研究和计算,对比分析了整体针翅管、多孔管、低肋管与光滑管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外壁面过热度为7℃—13℃的范围内,整体针翅管的外表面热流密度和沸腾换热系数高于光管,约是光管的2倍;在外壁面传热温差为30℃—70℃的自然对流区,整体针翅管的外表面传热系数比光管提高了约40%。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以整体针翅管作为传热管的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换热面积、换热管的长度和数目,确定了换热管的布置形式等。最后对余热排出换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
其他文献
利用中子发生器作为源,采用中子感生瞬发Y射线分析技术,使用碘化钠探测器和锗酸铋探测器进行能谱测量,研究了铅元素瞬发伽玛射线在不同探测器条件下的计数谱线。   对闪烁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制一种实时、在线高温氢气传感器是解决石化工业中高温加氢反应器发生氢脆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SrCeO3,BaCeO3等是最有前途的高温传感器材料,固体电解质
  文章对光栅光谱仪相关问题作了一般性的叙述,并对衍射光栅的像差理论作了系统综述,说明了各种光栅像差理论的优缺点。通过对光栅刻线密度表达方式的分析,解决了光栅广义方程
在疫情防控的缓冲之际,各行各业都在紧张地复工.交通运输也同样经受着考验,尤其危化品运输车辆,因其所运货物和车辆特殊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把“老虎管住”、把“野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