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BMP-7表达与Col-Ⅲ、α-SMA表达、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功能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价值。2、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BMP-7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1、用免疫组化二步法(SP法)检测60例慢性肾炎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BMP-7、Col-Ⅲ、α-SMA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管和间质BMP-7、Col-Ⅲ、α-SMA阳性染色相对面积,同时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改变。2、60例慢性肾炎患者均接受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慢性肾炎患者BMP—7表达明显下降(p<0.01)。 2、BMP—7表达随着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呈明显降低趋势,并同Col-Ⅲ、α-SM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95,r=-0.468,p<0.01)。 3、慢性肾炎中医证型与BMP-7表达有一定关系,正常对照组和肺肾气虚型表达最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患者BMP-7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气阴两虚、脾肾阳虚BMP-7表达较肝肾阴虚显著降低,P<0.05;肝肾阴虚BMP-7较肺肾气虚显著降低,P<0.01。 4、慢性肾炎中医证型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778,P<0.01)肺肾气虚、肝肾阴虚以0、1级纤维化主(100%,60%),气阴两虚以2级为主(100%),3级纤维化主要见于脾肾阳虚。 结论:1、BMP-7表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它可以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标志。 2、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BMP-7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MP-7表达随着肺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逐渐下降,说明BMP-7水平可能是患者出现不同中医证型表现的内在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