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代中日两国社会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两国在发展历程上存在着一定的同一性;但由于教育模式的不同,两国在社会教育政策的制定、社会教育行政的演进、社会教育事业的规划等方面的发展态势上又呈现较多的差异性.日本教育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超过中国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积极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教育政策的扶持,社会教育行政发展的连续,社会教育经费的保障为日本社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因时局的动乱,对精英教育的固守,使之在教育近代化历程中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而民国时期蓬勃发展的社会教育事业也如昙花一现般迅速凋零.社会教育使日本迅速腾飞,精英教育却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羁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教育对象也不仅仅指青少年,还有学校以外的广大国民;对民众的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化,还包括对整个国民素质的养成.只有重视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社会教育管理,才能最终构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