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其流变性能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以发生快速、可逆和明显的改变。这类材料在电气-机械转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对电流变效应的特点、组成及其理论模型和应用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了线性共轭聚合物PPV的合成及其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论文以氯化苄为原料,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了α,α′-二氯对二甲苯。然后采用Gilch法和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共轭聚合物PPV,对其聚合过程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IR光谱、元素分析等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测试了其表面形态,用热分析仪测试了其热稳定性,比重瓶法测定了其密度,并测试了其导电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PPV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电流变流体分散相材料的要求。采用流变测试较系统的研究了PPV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未经掺杂处理的PPV-硅油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均体现出负电流变效应,并显示出临界电场强度的存在。不同合成方法制得的PPV由于共轭程度的区别,导致电流变效应的强度区别。Gilch方法合成产物显示出较小的负电流变效应。由于掺杂剂的加入改善了PPV的导电及介电性能。掺杂后的PPV-硅油体系体现出典型的电流变效应。在电场作用下的流变行为符合Bingham流体方程,体系的粘度在电场作用下急剧增加。掺杂时间及掺杂方式影响着PPV的导电及介电性能,并最终导致了不同的掺杂体系具有不同的电流变效应。考察了分散相颗粒浓度、粒子的大小、活化剂、温度等对PPV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PPV―硅油电流变流体的剪切应力随着分散相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分散相粒径适中的电流变流体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电流变效应。水和丙三醇均可以作为PPV―硅油体系的活化剂,能增强体系的电流变效应,添加具有表面活性性质的丙三醇的效果更佳。操作温度对PPV―硅油体系的电流变效应存在着影响,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出现极大值。PPV悬浮体系的稳定性研究表明ER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分散介质对流体的电流变效应也存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