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AS)分别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系列稳定PAC或AS无机盐/PDM复合混凝剂对夏季太湖高藻水处理的强化混凝效果。在太湖沿岸某水厂取水口附近建立的两条中试制水模拟生产线上同时运行无机混凝剂与系列相应的无机盐/PDM复合混凝剂,对夏季太湖高藻水进行处理,对预氯氧化及常规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各环节出水水质特别是CODMn进行了分析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无机混凝剂和复合混凝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对照了中试运行与混凝烧杯实验中复合混凝剂对无机混凝剂混凝去除CODMn效果改进程度的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CODMn为6.36~14.9mg/L的夏季太湖水,在预氯氧化配合常规处理工艺的条件下,预氯氧化可平均去除CODMn8.35%。沉淀出水浊度达到2~3NTU的水厂要求时,若以PAC作为混凝剂,投加量需8~10mg/L,常规工艺对CODMn的总去除率为48.6%~60.4%,其中混凝沉淀、砂滤、消毒各工艺环节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2%、5.13%、3.59%;PAC/PDM复合混凝剂以与PAC相同投加量进行强化混凝处理时,CODMn的总去除率较PAC可提高0%~2.9%,混凝沉淀工艺环节对PAC的CODMn去除率可提高1.2%~4.7%。若以AS作为混凝剂,在投加量为6.5~8mg/L时即可达到与PAC相近处理效果,即2~3NTU沉淀出水,且AS/PDM复合混凝剂优于PAC/PDM复合混凝剂的使用效果。对照中试运行和混凝烧杯实验,发现复合混凝剂对无机混凝效果的改进程度差别较大,原因可能是中试设备的混凝强度较弱导致复合混凝剂的强化混凝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由于实验所用原水中可能含有氯不易氧化而高锰酸钾能氧化的可溶性还原物质,出水CODMn最低仅能达到3mg/L附近。在混凝强度偏弱的中试生产线上,复合混凝剂仍然能够起到强化混凝的作用;对CODMn的去除主要在混凝沉淀阶段;对中试生产线的改进重点应在提高其混凝强度,使其达到工厂实际水平,由此可使复合混凝剂的强化混凝效果得到进一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