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自组网组播协议的研究及仿真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自组织的移动无线网络,它不依赖具有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进行通信,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链路进行通信,使用方便、配置灵活,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移动自组网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路由协议、能量节省和网络安全等,其中路由协议是移动自组网实现的关键问题。路由可分为单播路由、组播路由和广播路由,而目前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的组播技术无疑是移动自组网组播路由协议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在阐述了移动自组网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移动自组网组播技术。并且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移动自组网中几种典型的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得出在基于树的组播路由协议中,MAODV协议更加适合移动自组网多跳性和拓扑结构变化的特性,并且在性能评价指标中有着更好的网络适应能力。在基于网格的组播路由协议中ODMRP协议具有较好的网络适应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组播路由协议的两个改进方案,第一个是在M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路径最优选择算法的PA-MAODV协议,第二个是在ODMRP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多路径算法的MRA-ODMRP协议,并且分别对路由路径最优化算法以及多路径算法实现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论文采用了NS2作为仿真平台,将改进的PA-MAODV协议与MAODV、AODV协议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A-MAODV协议对移动自组网拓扑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大规模移动场景下有着更好的表现,在数据分组投递率,以及端到端延迟等性能方面要优于MAODV协议,能更好的利用无线网络资源。同时,MRA-ODMRP与ODMRP协议在分组投递率,以及加入组播个数分组投递率的影响,协议开销几个方面进行的比较分析,仿真表明MRA-ODMRP分组投递率有了较好的改善。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视频处理和嵌入式设备软硬件的迅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基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浪潮。在经历了模拟、数字、混合的阶段后,随着安防行业快速的发展
在过去的50年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低成本、高性能以及多功能集成电路的需求,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一直是推动半导体工业发展的动力。缩放技术减少了电路器件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处理系统在日常生活、军事、工业和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数字视频系统是通过图像采集卡进行视频
Linux嵌入式系统,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体积小、可靠性高、稳定的网络性能和源代码开放等优点,逐渐被越来广泛地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随着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更是促
本文综述了布里渊分布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研究了布里渊频移和强度与光纤温度和应变的依赖关系。设计了一套外差检测式光纤温度和应变同时传感系统,以电光调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因其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十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具有识别过程友好、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通信质量,电视频段之间预留了很多白色空间(TVWS)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从而导致了大量频谱资源的浪费。在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下一代数字地面电视
随着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和新型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宽带无线多媒体业务需求,成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IMT-Ad
H.264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前期的标准相比,H.264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更低的码流,同时提高了网络适应性和抗误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的技术。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