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沿海地区高液限土分布广,高速公路建设的填方量大,若将其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需要大面积的堆埋场;若寻找工程性能良好的土源地,既耗资巨大,又会造成环境破坏;若采用改良方法,施工困难、延长工期和增加工程费用。因此,无论采取改良或换填都是不现实的。大量实践证明高液限土可以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填筑。在福建这样多雨地区,高液限土要成为可以利用的路基填料,如何保证高液限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关键问题。本文围绕如何通过施工工艺改善高液限土的土质特性用于直接填筑路基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托京福高速顺昌线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实体工程,通过有关高液土的文献调研、现场勘测、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进行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福建省典型高液限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高液限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从高液限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角度出发,对高液限土的压实机理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高液限土的压实度因素主要包括含水量、土的类型、松铺厚度、碾压机具和碾压遍数。其次,结合京福高速顺昌线高液限土填筑路基试验工程,基于理论和室内试验研究,指出将干密度和饱和度作为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质量控制指标,并分析了在保证高液限土强度的前提下,最佳干密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时碾压参数确定方法,讨论不同高液限土碾压参数的变化规律;综合顺昌线试验路和福建省其它高液限土填筑路基试验的成果,表明高液限土不仅可以用于90区路基填筑,还能满足93区的要求,但对93区有更大的压实功、含水量控制范围窄的控制要求;以泉厦高速公路高液限土填筑路基实体工程为例,说明高液限土填筑路基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验证了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从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现场施工的角度,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一整套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内容,施工工艺流程和检测指标与标准,以及路基填筑中含水量、碾压遍数、碾压机具、松铺厚度、碾压程序等的施工控制方法;并针对高液限土路堤典型病害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探讨了冲击碾压技术在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基于以上,以期为高液限土在路基中的施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