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宋代宫廷音乐活动中的基本建制,主要包括教坊、大乐署、鼓吹署、教乐所、大晟府、钧容直、东西班、云韶部等。这些专职的音乐机构在宫廷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宋代音乐特别是宫廷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对于宋代音乐的研究论著很多,但是针对宫廷音乐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尤其是以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存废为研究对象的论述则更显薄弱,因此本文深入发掘利用文献资料,试对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存废及其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以两宋历史发展为线索,分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存废、兴立发展的过程、功用及其特点,通过分析两宋时期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存废,考察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的渊源与构成,指出宋代宫廷音乐制度虽然是主要继承唐五代以来的制度而形成,但是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特征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有相当一部分继承自唐末五代,而在其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区别显著的三个阶段,即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元丰改制至绍兴时期、绍兴以后。   宋代宫廷音乐具有“重雅轻俗”的特性,宫廷音乐机构在宋代固然不同于周代大司乐的发轫期,也不同于汉代乐府的高峰期,更有别于唐代宫廷音乐机构的高潮期,而是在继承、沿袭先朝之乐的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发展。宋代的君臣为了宋代宫廷音乐的建设作出了很多努力,主要是为了在旧制基础之上,能让自己本朝的音乐有得以流传后世的闪光点,或者说是为了使自己本土音乐有标新立异的特色和资本,在其中一些宫廷音乐机构的建立,如大晟府的建立中,这一特点表现很突出。另外在对乐律方面的制作和研究上,更是体现出宋代当政者迫切希望能创造出与其他时期都不同,且具有一定价值的用乐形式。
其他文献
19世纪之初,在路易斯安那购买之后,美国与西班牙在路易斯安那东部边界的认识上各执一词,也由此产生了两国之间围绕西佛罗里达归属的一系列外交争端,前后持续将近二十年之久。
清末民初的剧烈社会变革,极大地冲击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作为清末湘籍留日学生中的一员,黄尊三的心态变化及其实践活动,在其《三十年日记》中记载颇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战国晚期,秦通过战争逐步征服楚国。在战争的催化下,秦、楚文化剧烈碰撞。秦文化对楚文化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与秦侵占楚地的过程相关。聚焦秦历次侵占楚地区域,以墓葬资料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