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膜覆盖对土壤生态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国内最新研究开发出的环保型麻地膜,以不覆盖和普通塑料地膜为对照,采取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麻地膜(RC和JC)覆盖栽培对土壤生态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麻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和保温效应,其增温效应平稳,增温幅度略低于塑料地膜。在晚春季节出现高温天气时,麻地膜覆盖不会出现高温危害现象;天旱时,麻地膜覆盖具有很好的保墒和保湿作用。天晴数日后,土壤耕作层含水量显著高于不覆盖对照,与塑料覆盖相近;麻地膜覆盖下土壤耕作层水分垂直分布较为均匀,而塑料地膜覆盖因膜内常常结露而形成很多水珠,造成土壤表面湿度更大;麻地膜覆盖还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有效加速了土壤养分的转化,有利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麻地膜覆盖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麻地膜覆盖使作物出苗整齐、时间提早、其株高、出叶数、干根重、干物质积累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一直高于不覆盖对照。麻地膜覆盖下,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冬季白菜使用麻地膜覆盖比不覆盖增产46.26%~50.28%,达极显著水平,比塑料地膜覆盖产量略低,但相差不显著;而春季使用麻地膜覆盖白菜,其产量比不覆盖高31.45%~40.88%,甚至比塑料地膜覆盖还高13.59%~21.74%;麻地膜覆盖红麻,比不覆盖纤维增产36.48%~47.13%,达到显著水平,比塑料地膜略低,但不显著;麻地膜覆盖对苎麻产量有一定提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与后期栽培管理不配套有关。 麻地膜在土壤中能充分降解,温度升高可加速其降解。因此,麻地膜残留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如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总孔隙度,改善土壤三相比例;麻地膜的残留还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培肥土壤,并且这种效应有随麻地膜残留量的增加而加强的趋势。 麻地膜残留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产量提高。麻地膜残留明显促进红麻根系生长,改善根冠比;红麻的日生长量、株高、茎粗、皮厚以及干物质量均高于不使用地膜的对照;而且改善了地上部干物质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植株的养分积累量;最终红麻干皮产量显著高于没有地膜残留的对照。麻地膜残留对作物的增产效应有随着残留量增加而加强的趋势。而塑料地膜的残留则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影响了红麻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并且塑料地膜这些负面影响有其随残留量的增加而加大的趋势。
其他文献
<正> 今日国中文论界,不知“通感”为何物者,谅无其人,而溯我国文论“通感”概念之由来,论者几莫不首推钱钟书先生之《通感》一文。诚然,钱先生之《通感》,轻拈西哲亚里士多
介绍了虚拟生物实验室的构建以及研究状况,对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实验教学中虚拟生物实验室具有共享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提高教学
介绍了利用VXI总线技术组建军械电子装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硬、软件构成 ,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给出了VXI系统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评价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
委托-代理问题成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因其比其他企业具有更为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更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约
就阀门闸板密封面硬质合金堆焊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焊接缺陷如裂纹、硬度不够、气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本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积累和掌握的技术及知识,探索和总结出一些异种
利用室内分析、模拟试验、盆栽试验、设施内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设施内土壤养分、盐分、酸度状况,设施黄瓜生长发育特性、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黄瓜生长发育与
现代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信用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高度发达,经济动作具有扩张性的基本特征,经济活动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债权
本研究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安全状况,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及各省份的食物安全相关指标进行预测,之后,再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合成食物安全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进行食物安全
天线是任何无线电系统必不可少的组件。它的功能是辐射或者接收无线电波。它把被导电磁波转变为自由空间的无线电波(在发射系统中),或者做相反的变换(在接收系统中),从而在任
本文针对目前已商品化的主要激光快速成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基于轮廓线扫描技术的铸造覆膜砂激光快速成型方法。详细叙述了该方法的成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