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巨擘,他清丽的诗歌代代为人传诵,而有关他的生平、品行、仕途不顺、陷入党争、与令狐氏的关系始末等方面的问题,自宋以降,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而多囿于新旧两《唐书》记载,多取传统观点而定。对其诗歌,则多集中在“凄艳”、“绮丽”、“难解”诸方面,似乎使用“用典”、“技巧”、“骈俪”等词语可以涵盖他的诗文创作,论者多以其创作为“獭祭鱼”式的堆砌。近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在其翻案性宏文大作《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中,一反传统观点,认为李商隐非李党,一生和令狐綯维持了较为亲密的交谊,并因“倾险”和“貌寝”而见恶于岳父王茂元,致使王家人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并广为传播,从而影响了新旧两《唐书》对他的评价。徐先生的观点完全颠覆了传统观点中对李商隐的评价,对其一生及创作诸多方面进行了重新评估,也许限于当时某些资料尚未被完全发掘等原因,其研究成果也存在可待商榷之处。当然瑕不掩瑜,其发覆之功劳必须得到充分的肯定。本论文在对李商隐诗集、文集、李商隐生平事迹等的整理与详细分析基础上,对徐先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李商隐一生坎壈,仕宦生涯与婚姻生活并不得意富足,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敏感型诗人,他的选择是自身对事情是非判断的结果,他大体上无关党争,对恩师令狐楚终生感恩,和令狐綯的交谊虽然在会昌末大中初略有龃龉,但是终其一生,整体是比较和谐的。李商隐和岳父王家的关系历来不被研究者重视,徐先生的研究成果予人重大启发,虽然和王氏婚后六年王茂元就去世了,但是李商隐和王家的关系的确一直不见亲密,尽管如此,把他一生坎壈的原因归结为“婚于王氏”有过情之处,他和王氏虽生活贫困却伉俪情深,只是没有达到王茂元对他的期许而已。本文又将徐复观文章中散见的相关论述汇辑起来,观察他对唐代文学的一些基本论点,适当扩大了本文论述的背景,把其李商隐研究置于整个唐代文学观点的基础之上,对于充分了解徐先生的唐代文学研究成果和更加充分地认识李商隐的人生经验与创作实绩,都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