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湖水动力与污染物扩散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干旱地区城市景观湖-太原市龙潭湖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化研究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从研究对象踏勘调研到湖泊特性分析,从模型建立、数值模拟到方案设计与比较等体系化的技术方法。文章从龙潭湖自然结构出发,建立龙潭湖三维水动力模型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进行龙潭湖水动力与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揭示了龙潭湖污染物扩散规律及污染物在湖区的分布情况;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针对龙潭湖现状自然结构特性,从结构形态、进出水方式的结合上提出不同方案,模拟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分析比较改善影响因素后湖泊水动力状况的较佳运行方式,为湖泊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1)资料收集与数值地形生成。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太原市龙潭湖自然结构,收集龙潭湖运行和水质资料,把握龙潭湖的水质状况;以龙潭湖地形规划图为基础并结合实测数据,生成数值地形,为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扩散奠定基础。 (2)水动力研究。考虑到龙潭湖边界的复杂,建立贴体平面正交曲线网格与竖向σ坐标体系结合的正交曲线网格系统,通过对N-S 基本方程进行变换建立全变换坐标系下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AD工逐行法对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利用所建立的水动力模型对不同定解条件下的水动力状况进行模拟,模拟主要结果为:湖泊水动力起主导作用的为风生流,分层流速差异较大,湖泊内部存在垂向环流。 (3)污染物输移扩散研究。建立龙潭湖污染物物质输移扩散三维数值模型,其数值求解方法采用ADI数值方法的改进格式,将物质输移扩散模型与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进行耦合,模拟龙潭湖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扩散方向主要由水流方向决定,并且基本与水流方向一致。在水动力状况较差处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边界区域扩散很慢,污染物几乎不向中湖右侧扩散,这与水动力模拟结果一致。 (4)水动力改进方案设计与模拟。在分析龙潭湖现有地形结构基础上,结合水动力模拟结果,针对影响水动力状况的影响因素提出水动力改进方案并进行模拟,对各种改进工况下的结果分析对比得出较佳方案,为龙潭湖管理运行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针对干旱地区城市景观湖水动力和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研究,为中小尺度湖泊水动力模拟研究提供借鉴,研究中提出改善湖泊水动力的方案,为景观湖泊设计与管理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植物多数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多分布于林地、高山、平地及丘陵或附生于树上。 笔者通过对贵州锦藓科植物的馆藏干标本以及采自贵州各地区市县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情况,其中初沉池的设置对于碳源流失影响较大。对此,本研究探究了传统平流式初沉池运行过程中碳源流失情况及其粒径分布,表明传统城市污水厂初沉池对SS的去除率达38.59%,同时去除了41.87%的颗粒有机物,大量碳源在初沉系统中无效流失。针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碳源流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机械淘洗与污泥发酵强化颗粒碳源原位释放与回收的活性初沉技术,从而实现对无
学位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城市既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已成为污水资源化、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构建低成本、低消耗的表面流或潜流人工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排放的污水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如何高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研制新型的曝气生物滤池轻质过滤材料对各种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