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品质主观评价语义细分法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品质研究是近年来声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在汽车、家电等领域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观评价方法研究是声品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论 文借鉴国内外的声品质研究成果,针对语义细分法(Semantic Differential)评价 过程中存在的评价难度、评价结果离散性较大及评价重复性较差等问题,提出 了一种改进的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方法——参考语义细分法(Anchored Semantic Differential)。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参考语义细分法的原理及设计方法,并以车内 噪声为评价样本,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及与其它评价方法结果的对比分 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论文首先介绍了声品质的概念,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外的声品质研究进展以 及声品质在汽车及家电领域的应用。并对常用的几种心理声学评价方法进行了 简单介绍和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劣与适用条件。 然后以轿车车内噪声信号为例,采用ASD和SD分别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 并基于实验数据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对ASD进行了验证: 1.标准偏差分析:对于绝大多数样本,ASD得到的标准偏差小于SD得到 的。从而验证了ASD在各个评价个体间获得的一致性优于SD。 2.响度计算值与评价值相关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值与软件计算值相 关系数均较高,说明对于响度,SD与ASD的评价结果都是可靠的。 3.实验重复性分析:对于显性评价量(如低沉和响度),ASD的评价重复性 明显提高;而对于隐性评价量(如偏好和烦恼),ASD与SD保持一致的 重复性。说明对于难以评价的量,ASD可以提高评价的重复性。 4.ASD和SD两种方法与成对比较法(PC)评价结果的相关分析:对于隐性参 量,ASD与PC结果更接近;而对于显性评价量,ASD、SD和PC结果 均比较接近。说明对于隐性参量ASD优于SD,而且ASD同样也适合对 显性评价量进行评价。 最后综合试验及分析结果得到结论:ASD比SD具有更好的可靠性,而且 对于特征不明显的隐性参量,ASD具有比SD更佳的评价准确性和重复性。 关键词:声品质,主观评价,语义细分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高离化原子的研究已成为原子结构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对类锂原子体系的研究,由于其具有1s2-原子实的三电子体系的特殊性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利用全实加关联
本文将蒙特卡罗方法应用到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的处理当中。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是利用光电子系统的一种高效的非破坏性测量技术。这种技术允许我们测量物体表面的全场形变。这种
在激光核聚变驱动器、天文光学系统、空中遥感相机等领域都广泛使用长焦距光学透镜。长焦距测量直接影响着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军用光学仪器性能的发挥。目前,透镜长焦距的有效
本文利用缀饰原子方法,得到了Λ型三能级原子与激光场相互作用的一般解析解,它包括本征值、本征态和光学势等。对87Rb原子,当光强I<2.5×106W/m2时,本文得到的一般解析解对任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