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2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作为全球变暖的首要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地球上储量丰富、廉价和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2转化成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成为当今催化研究的热门课题。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PC)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溶剂和锂电池电解质领域。在CO2和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PO)环加成合成PC反应众多的催化剂体系中,均相催化剂(如离子液体)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存在产物分离及催化剂回收困难等问题。而多相催化剂(如复合金属氧化物)虽然解决了催化剂产物分离问题,却存在着催化活性较低等缺点。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开发新型、高效的多相催化剂用于CO2环加成合成PC。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无金属碳质材料,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在光催化、气体储存、燃料电池和多相催化领域凸显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并被视为可替代传统碳质材料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其中,g-C3N4的母体类石墨层上含有大量的氨基物种,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固体碱催化剂。目前,在Knoevenagel缩合和酯交换等多种碱催化的反应中,g-C3N4都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然而,简单热缩聚方法制得的g-C3N4比表面很低(<10 m2g?1),同时g-C3N4的碱性较弱,在CO2活化反应中催化性能有待提高。  本论文以氰胺为前驱体,纳米氧化硅小球为模板,采用纳米浇筑法合成了一系列比表面(100?300 m2g?1)和孔体积(0.5?1.2 cm3g?1)可调的mp-C3N4。其次我们将mp-C3N4作为载体分别负载过渡金属卤化物和固载卤代烷烃制备出两种多相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O2和PO环加成合成PC的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  首先,我们通过浸渍法将ZnCl2负载到mp-C3N4上,制备出负载型多相催化剂ZnCl2/mp-C3N4。结果显示:ZnCl2的负载并没有破坏mp-C3N4的介孔结构。ZnCl2在mp-C3N4上的Zn价态为+2价,通过可能的配位键与mp-C3N4的边缘N物种作用。此外,合成的ZnCl2/mp-C3N4催化剂在CO2环加成合成PC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C最高的收率可以达到73%。此外,其他过渡金属卤化物(ZnBr2,CoCl2,FeCl3等)负载在mp-C3N4上作为催化剂也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PC收率>6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机理:过渡金属离子是主要活性中心,用于活化PO,而碱性mp-C3N4主要起到了载体和活化CO2的作用。  另一方面,受季铵盐的结构启示,我们采用溴代正丁烷与mp-C3N4类石墨结构边缘未完全缩合的N物种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的mp-C3N4 基催化剂,即n-butBr/mp-C3N4。XPS显示溴代正丁烷成功地与mp-C3N4的 N物种反应生成了季铵类 N物种。在 CO2与 PO环加成反应中,n-butBr/mp-C3N4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6 h工艺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7.7%和100%,且催化剂在重复至少四次后仍保持良好的活性。此外,我们还制备了具有不同卤素和碳链长度的卤代烷烃固载mp-C3N4的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由于短纤维易引起应力集中,容易诱发基体裂纹的产生,导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界面的合理设计在改善短纤维复合材料增强效果的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
过去的这一年,我遇到了两个不爱睡觉的怪人,他们一天就睡四个小时,每天如此。  钟扬,复旦大学植物学家,人送外号“钟大胆”。他最喜欢干一件事,就是上青藏高原采集各种珍稀植物的种子,一忙起来,连睡觉都顾不上。别人定闹钟是为了提醒起床,可他在半夜三点给自己定闹钟,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放下手头的活儿,该睡觉了。  黄大年,吉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为了做国家的大项目,他经常带病出差,连夜赶路,还总是订最晚的航
期刊
金属有机配合物是指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配位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化合物。金属有机配合物因其在气体吸附、光学、磁性、生物活性等多
本文对桑叶总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1、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建立桑叶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对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浸提工艺条件进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