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是儒家重要经典。自汉代以来,数不清的历代学者对其以及三传从各个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中唐啖助、赵匡、陆淳三人打破了《五经正义》与九经取士的僵局,开了“舍传求经”之风。陆淳综合啖助、赵匡的《春秋》学说以及自己的见解,用十年的功夫编撰成《春秋集传纂例》十卷、《春秋集传辨疑》十卷、《春秋微旨》三卷,上承章句之学,下启宋明理学,形成了中唐重要流派,在《春秋》学、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论文从文献学的角度,考述陆淳的生平事迹及其与啖助、赵匡的关系,对陆淳《春秋》三书的内容、思想观点、方法等进行深入、系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着重论述陆淳《春秋》三书的尊经疑传贬传思想、《春秋》学大义、《春秋》学书法,从而判定陆淳《春秋》三书在《春秋》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第一章“陆淳生平及其《春秋》三书成书与版本”,运用《春秋》学史、史学史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考证、论辩等史、论结合的方法,考证陆淳生平及其与啖助、赵匡的关系,论述陆淳《春秋》三书的成书背景与编纂过程,以及陆淳《春秋》三书的版本情况。第二章“《春秋》三书对三传的批评”、第三章“《春秋》三书所释《春秋》书法”、第四章“《春秋》三书所释《春秋》大义”是陆淳《春秋》三书中的《春秋》学概述,紧扣陆淳《春秋》三书的文本,运用论述、归纳、比较的方法,对陆淳《春秋》三书的《春秋》大义、《春秋》书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这是论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首先论述陆淳《春秋》三书对三传的批评,这是陆淳《春秋》三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疑传”也就没有“舍传求经”的新的解经思路,也就没有综合取舍三传精华而成为一家的学术追求;其次是阐述陆淳《春秋》三书的《春秋》书法,主要提炼出三书的记事书法、用讳书法、日月书法;再次,论述陆淳三书的《春秋》大义,从其纷繁复杂的文本中概括归纳出了《春秋》的尊王大义、《春秋》的忠敬大义、《春秋》的守礼大义、《春秋》救乱治世大义,并且对文本的解析加以细致的分析论证。第五章简述“陆淳《春秋》三书的地位与影响”。认为陆淳《春秋》三书在《春秋》学史上建立了一种更加简便的解经模式,使《春秋》学由专门之学变为通学,完成了由章句训诂向义理转变的重大转型。从而也引起了后人对陆淳《春秋》三书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