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大约有菌糠650多万t,而这些营养丰富的菌糠往往被丢弃或燃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造成环境污染。本文从福建省常见食用菌菌糠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营养成份,开展菌糠作为替代料栽培鸡腿菇、作为有机肥种植脐橙、以及作为无土栽培马尼拉草的应用研究,为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延长生物质资源循环链提供科学依据。1、分析了香菇菌糠营养成份。结果显示:香菇菌糠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达到4.42%;粗蛋白含量最高达9.40%,镶嵌在细胞壁或大分子中的结构蛋白约为其总氮源的一半,纤维素为香菇菌糠主要碳类物质,同时香菇菌糠还含有较丰富的N、P、K及其它矿物质微量元素。从其营养品质分析,香菇菌糠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食用菌培养料和植物生长有机肥。2、以菌糠为主要培养料栽培鸡腿蘑,研究菌糠替代料高产高效栽培鸡腿蘑的生产配套技术。引进了10个鸡腿蘑菌株,从中筛选出高产稳产、菇体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菌株“北京鸡腿蘑”和“鸡腿蘑8号”;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方式相比,熟料栽培鸡腿蘑污染率更低、产量最高;室内栽培比室外栽培产量高;层架栽培未脱袋与脱袋平均产量相当,但未脱袋子实体单朵大,产量高,商品性好;采用脱袋栽培,每平方米可排放18-20袋,每袋可收鲜菇390克,每袋获利2元以上,既可省工降低成本,又可增加经济效益。3、以菌糠作为果树有机肥,研究其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糠后的脐橙单株平均产量比CK增加5.54kg,达到极显著差异;施用菌糠有机肥可提高脐橙的优质果率6%,单果重提高7g;此外,菌糠有机肥处理的脐橙总酸含量降低,而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等果实品质均比CK略有提高;施用菌糠的果园土壤营养成份含量比CK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土壤中的速效钾、可利用钙、有效锌和水溶性硼含量都较CK组高出一倍多,从而大大改良了果园土壤的结构,尤其针对山地红黄壤果园的酸、瘦、粘、瘠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更具有重要的持续长效性改土、用土和养土的意义。4、以菌糠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研究菌糠无土栽培马尼拉草的生产技术。结果表明:以地膜为垫底物、采用菌糠20%+谷壳80%混合基质、100g/m2三元复合肥的施肥水平、选择2kg/㎡的菌糠基质和10-20%种草用量时,采用混植(基质与种草混播)或半覆盖种植(撒播加盖1cm厚基质)种植方法,马尼拉草坪质量较好,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