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微球支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u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高分子支载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特别是对高分子微球支载的金属催化剂做了详细地介绍和研究。   首先,制备了一种pH响应性高分子微球支载的Pd催化剂。利用一步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co-聚甲基丙烯酸微球(PS—co-PMAA),其中聚苯乙烯(PS)作为微球的核,聚甲基丙烯酸(PMAA)作为微球的壳。把配体亚氨基二乙酸(IDA)修饰到PS-co-PMAA从高分子微球的表面,通过配体与PdCl2的配合作用将Pd催化剂负载到核壳微球的表面,得到了高分子微球支载的Pd催化剂PS-co-PMAA-IDA—Pd。PS-co-PMAA-IDA-Pd催化剂能够很好地分散在pH>10的水中,形成准均相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当溶液pH<5时,催化剂还可以从溶液中沉淀出,从而有利于催化剂的分离回收。考察了PS-co-PMAA-IDA—Pd催化剂在水中Suzuki反应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PS-co-PMAA-IDA-Pd催化剂能在较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芳香卤代物与苯硼酸之间的Suzuki反应,并且催化剂流失低、容易回收。此外,PS-co-PMAA-IDA-Pd催化剂也能在水溶液中高效地催化芳香卤代物与苯乙烯之间的Heck反应。   此外,还制备了一种含表面活性基团和螯合基团的高分子微球支载的Pd催化剂。苯乙烯、2-甲基丙烯酸3-(N,N-二乙酸胺)-2-羟基丙基酯(GMA-IDA)、对乙烯基苯基三正丁基氯化铵(VTBAC)在水溶液中聚合,形成了粒径90nm的PS-co-PGMA-IDA—co-PVTBAC高分子纳米球。PS-co-PGMA-IDA-co-PVTBAC高分子纳米球表面含有-N(CH2COOH)2配位基团,可以用来支载Pd催化剂。微球表面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基团不仅使高分子纳米球均匀分散于水中,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Pd催化剂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PS-co-PGMA-IDA-co-PVTBAC 纳米球支载的Pd催化剂PS-co-PGMA-IDA-co-PVTBAC-Pd能高效地催化芳香卤代物和苯硼酸之间的Suzuki反应。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而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商业的负极材料为石墨,它具有稳定的结构,循环寿命长等的优点,但是理论比容量较低,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快速发展的电子设备的要求,所以寻找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得到了密切关注,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价格低廉、制备简单等,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会产生体积膨胀,导致材料出现裂缝
化学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和组装研究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的热点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识别机理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功能基的苯胺基修饰的环糊精,通过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绪论、双浊点萃取技术和毛细管电泳联用分离检测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间硝基苯酚、双浊点萃取一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拟南芥突变体内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丁
我们通常把以质子为电荷载流子的一类功能材料叫作质子导体。质子导体可以作为许多电化学装置的固体电解质,它们在燃料电池、氢电解质、生物医药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ZiO2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剂,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商品TiO2一般为粉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难分离和回收、对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差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
学位
燃料电池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发电效率高,噪音很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交通、航天、航空通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是未来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阴极组成部分的重要反应,目前,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所采用的仍是含铂催化剂,然而,含铂催化剂中铂金属成本高昂、资源短缺,同时含铂催化剂存在着易被CO毒害、甲醇干扰、稳定性差等缺点,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大规模的应用。最近
在过去十年里,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纳米量子点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蛋白质的标记与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科学家极大的研究兴趣。胶体硫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学习也逐渐成为了众多学习者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新一代的学生更具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于个性化学习也有了更多的期盼,因此,对于功能强、沉浸感高的虚拟实验室在功能建设上也显得尤为注重。目前对于具备智能化的虚拟实验室开发和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智能化虚拟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满足学生在快速、离散、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沉浸感的虚拟环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