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特色 个人江湖—杜琪峰银河映像黑帮片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8日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杜琪峰的《黑社会》(又名《龙城岁月》)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演员的四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紧随其后拍摄的《以和为贵》、《放·逐》也都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参加戛纳影展,“进军”威尼斯电影节。在2007年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中,《以和为贵》和《放·逐》都得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两个提名,看来会成为本届金像奖的大热门。2007年1月2 日,杜琪峰的《黑社会》在法国上映,1月9日《以和为贵》也在法国上映,从1月2日开始法国媒体开始报道杜琪峰的电影,而且这次风格不同的几家报纸同时登出了各自的杜琪峰专访,《世界报》将《黑社会》和《教父》做了比较,大谈杜琪峰和西方著名黑帮片导演的关系。西方社会对于杜琪峰风格化的商业片反应热烈,杜琪峰的《枪火》《PTU》《大事件》《柔道龙虎榜》等等都在法国公映过,他成为2000年以来最受法国观众推崇的中国导演。 杜琪峰作为香港黑帮片继吴宇森之后的又一位大师,在香港电影进入低潮的几年中,带领银河映像不断的推出具有鲜明风格、个性化、本土化的影片,在商业与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救市黑马。杜琪峰从影以来涉及众多类型片,其中银河映像出品的黑帮片在其众多作品中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一贯的风格,代表了杜琪峰影片的最高水准。杜琪峰的黑帮片在黑帮的江湖中构建了时代的意义、命运无常的主题,既有传统武侠精神的延续也有时下香港意识、身份认同的体现,并且逐渐呈现出从小品到史诗的趋势,杜琪峰也开始成为香港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本文将通过导演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杜琪峰银河映像黑帮片的个人风格特征、主题上的本土特色,在兼具香港本土化特色的同时如何区别于同时代其他黑帮片导演,成为杜琪峰式个人另类特色,以及对于香港电影本土化的启示,探讨影片中艺术与商业并行,个人特征与本土意识兼具在当下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