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也叫产业簇群、企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能够在共享技术、信息、劳动力、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竞争与协作获得竞争优势的集聚体。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集群的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庆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产业集群的类型和重庆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并通过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模式的分析与启示,结合区位商等指标提出了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产业及其对策措施。 1、通过对重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得出: (1).重庆产业集群表现出产业集群初具雏形,部分产业集群以形成一定规模;部分产业集群已形成特色产业和品牌;一些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相关行业的产业基地;部分产业集群成为重要产品的出口基地等特点。 (2).从产业集群的形成主体看,重庆产业集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于地理、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大渡口钢铁产业集群、长寿化工产业集群,西彭铝加工产业集群、双桥重型汽车制造业集群、北碚仪器仪表工业集群等;②.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之上的产业集群,如大足县龙水镇五金产业集群,荣昌夏布纺织产业群等;③.基于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机构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重庆大学科技园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④.以大型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集聚繁衍而成的产业集群,如重庆的微型汽车、摩托车集群等。 (3).较为充足的生产要素条件、巨大的需求市场、坚实的产业基础、区域间的协作行为以及政府积极的政策行为等是重庆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通过对浙江、东莞、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等集群模式的评析,得到如下启示:(1).产业集群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产业集群是群内企业间高度分工与协作的网络;(3).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4).离不开金融环境的支持;(5).离不开有利于创新和协作的文化土壤;(6).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突出区域特色。这些都可以作为今后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借鉴。 3、采用区位商计算重庆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并以此作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计算结果表明,汽车摩托车产业、以天然气(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丝绸)服装业以及具有巨大本地市场的模具产业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