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甲基苯丙胺(MA)又称为冰毒,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依赖性非常高的精神活性物质。当前,甲基苯丙胺已经是21世纪全球滥用最广的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作为一种新型毒品,它的危害性极高,尤其容易导致吸食者产生抑郁情绪,甚至自杀,自残等行为。在戒断期,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抑郁情绪。社会心理和行为变化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抑郁情绪有关。本研究主要调查了甲基苯丙胺(MA)依赖者在成瘾治疗中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浙江省温州市三垟戒毒研究所的连续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总共纳入179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分别为社会人口学资料和药物依赖的特点,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贝克抑郁量表简易版(BDI-SF)。由于5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贝克抑郁量表简易版,8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简易应对方式问卷,10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最终有156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纳入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版作统计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运用t检验,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运用单向的方差分析(ANOVO)和卡方检验。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上面的统计分析,明显与抑郁情绪有关的变量都进入到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双侧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179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5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贝克抑郁量表简易版,8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简易应对方式问卷,10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未完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最终有156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为126例,女性为30例,平均年龄29.71±7.9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63±2.32年。统计结果表明:(1)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抑郁组的消极应对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抑郁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5)。(2)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方式成负相关(r=-0.161,p=0.045),而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r=0.202,p=0.012);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总分(r=-0.163,p=0.042),客观支持(r=-0.168,p=0.036)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r=-0.319,p=0.000)都成负相关,而与主观支持之间没有相关性(r=-0.026,p=0.743);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抑郁情绪与一般自我效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有抑郁情绪的依赖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低(r=-0.173,p=0.03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BMI、总吸毒时间、吸毒频率等相关因素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方式更多(β=0.263,P<0.001),积极应对方式少(β=-0.191,P<0.05),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β=-0.285,P<0.001)是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伴有抑郁情绪(BDI-SF≥5)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与没有抑郁情绪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相比,伴有抑郁情绪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更低;另外,伴有抑郁情绪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更少,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多;最后,伴有抑郁情绪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低。积极应对方式少,消极应对方式多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是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抑郁情绪的重要预测因子。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抑郁情绪相关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成瘾者治疗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应该对戒毒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