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鲁番-哈密盆地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三大油气盆地之一。侏罗系是盆地内发育最好、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一套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地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勘探目的层的沉积岩系,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资源。历年来的地质工作者对盆地及周缘进行了调查研究,使盆地内侏罗系调查不断深入,同时也暴露出盆地基础地质条件研究的相对薄弱,特别是具有重要油气勘探前景的台北凹陷侏罗纪地层划分不明、沉积基础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导致在油气勘探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区域勘探难以打开新局面。因此,深入开展盆地内台北凹陷侏罗纪地层的综合研究,提供侏罗纪地层序列、时空对比依据,对揭示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对盆地石油地质的综合评价、寻找有利圈闭及深化认识该区域油气运移、聚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近代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孢粉学等理论和进展,采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等技术,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重点探井鄯勒构造带勒15井和萨克桑构造带萨东2井为剖析点,系统地开展了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研究,并在详细观察野外剖面、探井岩心、分析重点井地质剖面、勒15井和萨东2井孢粉化石79属183种系统鉴定、描述、统计及相关井孢粉化石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层序(下统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统西山窑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及早、中侏罗世五个孢粉组合,即Deltoidospora—Osmundacidites—Pinuspollenite,Leiotrites—Pinuspollenites—Quadraeculina,Baculatisporites—Pinuspollenites—Abietineaepollenites,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Abietineaepollenites,Cyathidites—Baculatisporites—Pinuspollenites孢粉组合;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时代,并与国内外的相关组合进行了比较。根据孢粉组合与母本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植被主要由草本的真蕨植物和乔木、灌木的松柏类及银杏、苏铁类等组成,所反映古气候由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的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向中侏罗世中、晚期干旱的温带—亚热带气候转变。本文还就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与邻区及区域地层进行了详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