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及区域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迫于当今的世界局势和经济环境,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发展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倡议就此诞生。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到各国重视,沿线国家区域纷纷响应和配合,作为国家层面的顶层战略,中国也是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亚欧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处,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自古是世界大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区,如何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发展是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间的合作发展落实到具体本质上还是区域间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间的关联性对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中亚五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区域处在政治交涉区和军事多发区,国家官方部门统计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获取难度较大,即使获取了,可能存在数据不全的局限。因此有必要借助卫星遥感DMSP/OLS观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来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之间的关系,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能够全面的表征区域的城市化、人口分布、能源消耗、植被生态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状况,监测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缘此,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是研究中亚五国贫困落后地区与中国区域关联性的有效数据。 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往往存在很复杂的关联,不断的集聚和扩散,区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形成区域间的复杂网络。要从区域复杂网络中识别出重要区域,必须充分运用复杂网络科学,结合图与网络的知识,找出关键节点区域。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从区域间关联性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区域合作。首先本文回顾了以往的区域网络的内涵及应用研究,重点梳理了区域网络建模应用。其次本文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结合区域规模模型与区域作用模型,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区域网络模型。然后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心度量、核结构度量、基础支撑结构度量三个指标体系,分别从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及特征向量中心性分析区域网络中心度量,从主核、中心核、强核、弱核及边缘核探讨区域网络核结构度量,从根区域、主干区域、枝干区域及叶区域研究区域网络基础支撑结构度量。最后,基于以上构建的区域网络及网络度量指标分析,识别出中国与中亚五国重点区域带,为中国与中亚五国明确区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的定位提供依据,以此共同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多方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