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及其异质结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方氮化硼(cBN)是一种超硬宽带隙材料,不仅具有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在高温下有强的抗氧化能力、不易与铁族金属反应,因此可用于切削工具等,而且,能够实现n型或p型掺杂,在电子学和光学器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cBN薄膜的制备和性质研究一直是国际材料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质量半导体cBN薄膜的制备以及BN(n-type)/Si(p-type)异质结的特性。 用射频溅射(RF)方法在硅衬底上沉积了氮化硼薄膜。系统地研究了衬底温度、基底偏压、Si衬底电阻率等多种因素对制备cBN薄膜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材料的结构、成份等进行了表征。在p型单晶Si片上,沉积cBN薄膜,而后用离子注入S掺杂的方法制备出n型BN薄膜,并且研究了BN(n-type)/Si(p-type)异质结的Ⅰ-Ⅴ曲线。 基于优化的沉积条件,采用两步沉积方法,制备出立方相含量接近100%的cBN薄膜。实验还发现,用两步法制备的cBN薄膜中的应力比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小4.7Gpa。此外,采用不同电阻率Si衬底,进一步改善了薄膜黏附性差的问题,制得样品压应力大约为8.3GPa。 掺杂后的BN薄膜的电阻率下降了5个量级。所形成的异质结有整流特性,开启电压为4V。正向导电特性的拟合结果表明,异质结的电流输运符合“隧道—复合模型”理论。
其他文献
光学三维传感在机器视觉、实物仿形、工业自动检测、产品质量控制、逆向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傅立叶变换轮廓术作为一种主动光学三维传感方
自从1969年发现ZnO压敏材料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到八十年代中后期,ZnO压敏材料的开发应用日渐成熟。但由于掺杂量较大,ZnO压敏材料包含多相结构,它的温度稳定性
本课题围绕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PACS(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这一领域,为了实现PACS发展趋势之一“通过Web访问DICOM持久
本文从偶极天线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偶极天线的辐射性能,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个100-156MHz的偶极天线;并采用HFSS对偶极天线进行了仿真,论文同时在阵列天线基本原理基
低杂波电流驱动是非感应电流驱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耦合效率和驱动效率、低杂波电流驱动所需的大功率源比较容易获得以及低杂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过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