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代谢酶转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拟青霉、LWG-0506及LWQ-0508三种菌中筛选了产胞外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WQ-0508。并对其培养基、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黑豆与麸皮比例为2:3,加水量与固体物料比控制在1.5:1,(NH<,4><,2>SO<,4>0.5%,KH<,2>PO<,4>0.1%,MgSO<,4>0.1%,水扬苷0.01%。最优产酶条件为:种子培养到42h后接种,发酵培养温度32℃,发酵初始pH为6.0,接种量10%,发酵培养84h。通过优化使酶活力由原来的947.66u·m L<-1>提高到1751.12u·m L<-1>,酶活力提高了84.7%。 对酶液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浸提剂,料液比为1:2,60℃浸提4h。对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作用pH为4.5左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左右:70℃保温1h后酶活力损失显著增大;置于pH3.5~7.0的缓冲溶液中的酶液剩余酶活力达50%以上,低予或高于此范围酶活力迅速下降;其中Ca<2+>、Zn<2+>、Mn<2+>对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u<2+>、Hg<2+>、Ag<+>对酶具有抑制作用;通过Hanes-Woolf作图可求得β-葡萄糖苷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0.554mg·m L<-1>该试验菌所产粗酶液经75%乙醇沉淀,DEAE-Sephadex A-50层析后,经SDS-PAGE电泳计算其分子量为49KD。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应用于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试验结果表明LWQ-0508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对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为60℃,酶解pH6.0,底物:酶为1mg:30u·g<-1>,酶解时间6h。 在最佳酶解条件下,以10%大豆异黄酮粉为水解底物,经粗酶液酶解后,大部分异黄酮粉存在于沉淀中,其固形物回收率在84.4%左右,转化后沉淀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高于上清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25g含10%大豆异黄酮的粉末经酶转化后其游离型的苷元含量达8.4%,比转化前游离型的苷元含量增加了7.1%。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生是中学生成长为大学生的关键阶段。当今社会的法制化、信息化、诚信化趋势也在考验着高中育人管理工作的成效。本文通过笔者工作实践的案例反思,以不同的思维视角展示了做“智慧班主任”工作的语言艺术与行为艺术,对从事育人管理工作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育人;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90 
在野外我们观察到水花生生境很广,从水生到中生到旱生,与之相应的是适应水生生活的须根也演变成适应旱生生活的又粗又长的肉质根,以利于保水和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另外,水花生也能够在400mM的NaCl环境中生长,其抗盐能力超过大部分农作物。将水花生与水稻一起种植,进行干旱和盐处理,发现水花生具有比水稻更强的抗旱、耐盐性能。为比较水稻和水花生抗旱抗盐差异的生化机制,测量了抗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结果发现,在
学位
低能离子辐照生物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农作物改良、细胞刻蚀和转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对其机理的研究多集中在细胞水平上,对分子水平上的辐照损伤如DNA链
第一部分:不同月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的改变以及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干预作用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进一步探讨AD的病理
在养羊生产中,通常采用外科阉割手术进行去势,以防止羊肉中的“膻味”,避免性早熟对生长和育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便于饲养和管理。然而,传统外科阉割去势可引起动物高度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