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苏青的走红起到现在,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浮沉。但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出发,研究苏青作为女性个体及其文学活动是对乱世时代的透视与再现相对较少。结合见证叙事的观点来研究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或许能使她在文学史中的形象更为饱满。本论文正是以此为视点,力图促进苏青研究。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简单梳理苏青与见证叙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核心:如何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分析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第一章关注的是苏青独特的写作策略、创办《天地》以及对“吃”和男女关系的关注。重点讨论苏青运用独特的自传体叙事策略和家庭性话语,巧妙地见证乱世,她创办的《天地》杂志能够反映众生百相以及在“俗人哲学”的价值观下,苏青如何在乱世谈论饮食与两性,在日常生活中洞悉乱世。第二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呈现乱世女性生存与生育的问题。以苏青为个案,从她的个人婚恋、母亲体验以及对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她在乱世为女性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性以及女性主义观点的不彻底性,考察乱世女性的普遍命运。第三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在乱世进行新市民文学创作,包括她文学创作的主题转向、语言风格以及作品细节的世俗隐喻等。苏青反叛了“五四”以来“启蒙/救亡”的文学主题,转向了“日常化/世俗化”,试图用饱含生活气息的语言淡化乱世阴影,以民俗民风、肺结核等生活细节隐喻并消解乱世。结语部分将总结正文。在动荡不安的乱世里,苏青以一种常态生活的思维模式和“假装生活在盛世”的心态进行写作,她努力地谋求生活并且见证了普通人在乱世的精神形态、审美追求和生活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