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相MnFe系层状金属氧化物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钠元素储量丰富且分布范围广在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开发低成本、长循环、高容量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推动其产业化的关键一环。本论文基于容量高、成本低的P2-Na2/3Mn1/2Fe1/202正极材料仍存在高电压下结构不稳定的缺点,研究了不同量Mg掺杂对Na2/3Mn1/2Fe1/20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提升机理;利用不同Li掺杂量调控Nao.85Mn0.5Fe0.25Ni0.25O2材料中P2与03相的比例,并研究了不同P2与03相比例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的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在建和已建成的火力发电机组分别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环保指标,这就决定了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传统工艺选择不能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的两种常见病原物,李属坏死环斑病
菁类荧光探针是典型的近红外探针,广泛应用在离子检测、生物分析及造影等方面。本文首先合成得到了一个中位为环己烯环的七甲川吲哚菁类化合物4,以其为母体,用哌啶、吗啉、哌嗪对中位环上的氯进行取代,以及在哌嗪环的另一个氮上引入烯丙基,成功得到了4个吲哚菁类探针。对所得探针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研究发现母体化合物中位环上的氯被含氮杂环取代后会导致其光学性能发生根本变化,杂环上另一游离杂原子的属性和结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