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废水中γ-亚麻酸真菌转化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亚麻酸(G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被关注,利用微生物发酵产GLA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旨在通过利用土豆淀粉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进行小克银汉霉(FR)发酵培养的研究,探索低成本获取GLA的有效途径。  对菌株FR液体种子的形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表明:液体种10%接种量、二级液体种接种、向液体种子培养基中添加黄豆粉和麸皮等作为菌丝分散剂、小米孢子接种3~5块等方法对控制菌丝形成分散的微菌球形态有很好的作用。  通过对菌株FR产GLA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FR产γ-亚麻酸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浓度为5%的葡萄糖和2%的黄豆粉。在此基础上,确定了500 mL摇瓶中最佳装液量为200 mL;培养基中加入0.2%的CaCO3作为发酵过程中pH调控措施;培养基中添加0.1%Na2SO3和0.3%NaAc作为主要因子;最佳发酵天数为10 d;最佳补糖浓度为6%。  在生物反应器中,对微生物发酵产GLA过程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发酵前3 d控制为最适生长pH6.0,后4d保持最适合成产物pH5.5;将发酵起始设定转速150 r/min,通气量150 L/h,第3d起以每天增加50 r/min的速度增加转速,每天增加50L/h的速度增加通气量;发酵前期保持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28℃,发酵后期控制为最适积累油脂、合成GLA的温度23℃;发酵第3d起每天补葡萄糖1.5%,对菌株FR的生物量、含油量和GLA含量增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了生物量28.413 g/L,含油量8.534 g/L,GLA11.09%。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7月雌株嫩叶与新生幼枝为材料,根据杜仲转录组库的片段注释信息,采用5’-末端转录转换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Switching Mechanism At5’
摘要: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是借助过去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学习经验去理解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把新学习的物理知识与自己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较好的学习系统(即认知结构)。由此,中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侧重于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建构中学生良好的物理认知结构。本文根据实际教学案例,对于有效建立知识结构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
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是柑橘主要病毒病害之一,给世界各地的柑橘产业带来严重的损害,褐色橘蚜Toxoptera ctricida(Kirkaldy)、棉蚜Aphid gossypii Glov
2006~2007年期间对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蝽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不同的生境、月份及海拔对该地区的蝽类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统计,将调查到的物种进行了编